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控制中心青科突击队通过电网风险人工智能分析技术支持系统,研判武汉电网运行态势。王欣摄“明天气温骤降,预计采暖用电负荷会急剧上升,需要将220千伏宗展线负荷部分倒至李展线供电,缓解宗关主变重过载和降低舵宗断面越限概率。
傅成程 王智敏《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7月15日 第 11 版) 随着电力工业的绿色发展,新能源风电、光伏等波动性和间歇式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用电负荷需求日趋增长且复杂化和多样化,以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使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非线性特征日趋显著,电力系统发生基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尽管全球可再生能源供应量去年激增50%,却仍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有效管理能源需求可为全球每年节省高达2万亿美元的资金,保障净零排放。而要确保能源在供需之间高效传输并达到平衡,电网建设至关重要。
近期,宁夏首个集物资智能存取、节能设备应用及用能质量监测于一体的电力物资示范仓库——国网银川供电公司滨河仓库建成投用。通过运用“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技术,仓库实现光伏发电就地消纳、光储充用协同优化控制、智慧供电稳定运行。图为仓库景观鸟瞰。
政策面上,国家能源局3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针对电力、油气等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从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推进应用试点示范、推动共性技术突破、健全发展支撑体系、加大组织保障力度等5个方面提出了转型方向和举措。
近期电力股股价持续上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2024年投资6000亿元,创下新高,成为相关概念股股价坚挺的因素之一,同时中国制造提速和AI算力提升,尤其是近期DeepSeek大火,带动AI领域的火爆,对电力需求大增,供需端的巨大变化,让资本市场对电力系统持续看好。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记者沈寅飞、李丽静)入夏以来,河南省高温高湿天气频繁交替,用电负荷处于高位。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简称“国网河南电力”)引入AI分析、智能化巡检降温系统等技术手段,保障输电线路、变电站主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并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指导方针,结合《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所强调的加快能源转型发展、实现能源永续利用的目标,人工智能与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融合(即“AI+电力能源”)对于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能源革命具有极其重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至河南省驻马店市的青豫特高压线路。 郝应文摄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强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前在电力行业,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能源领域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