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精选20副“古籍里的春联”,书法名家给读者免费书写_大武汉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2日讯(驻京记者柯丽芬)1月22日,国家图书馆精选20副“古籍里的春联”对外发布,并邀请书法名家给读者免费书写春联,为读者过年提供有文化味的新选择。
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编。本书为第六批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图录,共收入752部古籍。延续前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的编排形式和编纂体例要求,以时间先后顺序,按文字类型将入选古籍划分为汉文珍贵古籍、民族文字珍贵古籍和其他文字珍贵古籍三大类。
在这个做什么都得充值办会员的年代,能有免费全文影像古籍资源可以用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该平台遵循边建设、边服务原则,目前在线发布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和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等,以及馆外和海外征集资源,总量约10万部。
9月6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北京召开第九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12家古籍收藏单位携手向社会和公众新增发布古籍数字资源7085部/件。“相当于新发布了两套《四库全书》”,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说道。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郭楠2月8日下午,《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第一辑)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在国家图书馆发布,即日起,公众可以通过数据库的网站,免费查阅这批珍贵的古籍。这两项重要的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项目旨在用数字化手段完整保存并流传珍贵古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籍名称:《 秘傳證治要訣 12卷》古籍作者:戴元禮 余時雨 吳勉學古籍成书年代:明朝古籍保存性质:古板手抄本古籍页卷:共12卷299页古籍保存大小:313M古籍收藏地点: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数字化馆藏古籍收藏性质:PDF电子版
古籍留存着文化的墨香是中华五千年历史底蕴的文本见证古籍修复师们日复一日埋首案台在指尖化腐朽为神奇延续着古籍久远的生命岁月的流逝中一些珍贵古籍颠沛流离 历经坎坷明代皇家文献《永乐大典》曾被拿来糊鞋底敦煌遗书被老鼠啃咬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杜伟生对这些面目沧桑的古籍印象深刻喜爱古书是
展览海报。 记者万建辉 摄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5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李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辑录黄鹤楼诗文的典籍,是湖北省图书馆馆藏的明武昌府知府孙承荣编、任家相补编的明刻三卷本《黄鹤楼集》,收录了上自南朝,下迄明代万历年间有关黄鹤楼的诗、赋、文、杂记400余篇。
现代龙舟形状大多是船上装龙头,而在中国古代,龙舟的形状可以说是“千奇百态”,古籍里又是怎样描述龙舟的呢?赛龙舟,中国古代又称竞龙舟、划龙船,最早在战国铜鉴上就有龙舟图画,到了南北朝,赛龙舟开始普及起来。
2022年以来,湖南图书馆成功仿真复制550册馆藏特色古籍 全媒体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易婧琪 廖菁源 唐溥 湖南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宋刻元修本《说文解字》就在眼前,连纸张的纹路都无比清晰。手捧着清抄本《崇文总目》一叶一叶翻阅,翻着翻着,阅读者仿佛化身为与古籍同时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