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缺乏阳刚之气,这是一件由来已久的事情。曾经有教育家指出,当今的男孩从“铮铮铁骨”变成了“铮铮排骨”,伴随着女孩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宅男、啃老男、草食男出现了。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作为社会重要成员的男人,体现了社会的发展态势。只有男人雄壮健硕,社会才会蒸蒸日上。
现代社会给人提供了多种选择,在开放包容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辣眼睛的事情。娘炮儿、二椅子,一直在刷新人的三观。所以教育部才会发布 “警惕男性青年女性化”的倡议,要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诚然,男女平等,“女性化”这个词得慎用,但培养“阳刚之气”有没有错呢?
据新闻晨报报道,教育部日前在答复全国政协委员有关提案时表示,将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这方面全社会确有共识,那就是青少年教育中增加阳刚之气的培养很有必要。阳刚之气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男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