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乃至周边地区,长久以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丽江粑粑合庆酒,剑川木匠到处有”。根据史料记载,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南诏国皇宫、国宾馆、崇圣寺在内的大部分木建筑和木雕构件,都是由剑川木匠承担制作。
前言:剑川木雕在云南人的眼里,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件件艺术品。在云南的很多地区随处可见剑川木雕作品,建筑物上、门窗、家具、摆件,雕梁画栋、精雕细琢,一凿一锤间,美轮美奂的缠枝花卉,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活灵活现的飞禽走兽。这些正是代表着云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日前,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15名乡村工匠相聚贵州省贵阳市,参与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现场展演技能技艺。在乡村工匠名师作品展区,来自云南的剑川木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段四兴,现场雕刻完善他的木雕作品,吸引了不少同行及媒体的目光。
新华社照片,北京,2022年12月10日剑川木雕段四兴在进行木雕制作中的打坯流程(12月1日摄)。剑川木雕是云南省剑川县传统美术项目,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出生于剑川白族农村的段四兴,是剑川木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木雕是剑川的特色,剑川木雕在明清时期便声名远扬。近至大理宾川鸡足山,远至北京紫禁城,剑川木匠走南闯北,也把技艺传向了四方,剑川木雕成为全国重要木雕派别之一。而今,木雕仍然是剑川重要的特色产业,木雕匠人不断推陈出新,将木雕技艺发扬光大。
中新网大理9月12日电 (黄兴鸿)“许多残疾人跟着我学会剑川木雕,家庭收入也随之提高。能带动乡亲们共同过上小康生活,所有的付出都值得。”12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的非遗传承人杨元松如是说。图为杨元松(右)为徒弟张旺春(左)示范雕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