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和平解放温州后,在当地民兵的配合下,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打响了解放浙南的战斗。5月13日,号称“袖珍王牌军”的国民党特种部队交通警察第1总队1200多人进犯横山。横山民兵一面派人向浙南游击纵队温州前线司令部报告,一面组织民兵监视。
纪念碑正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浙南游击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龙跃题写碑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成立纪念碑,背面刻有《碑记》,全文如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浙南人民长期坚持武装斗争道路,创建游击根据地,成为我国南方的重要战略支点。
为促进浙南地区红色文化事业的发展,通过搜集、整理、挖掘文献、史料、文物等,对浙南及其周边地区的革命组织、队伍、人物以及对永嘉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行研究,由此提炼出革命与改革所蕴含的精神,促进大众进一步了解革命与建设时期的文化。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杭晨 通讯员 陈好郑日形(左)来到吴廷亨遗孀家中致谢。受访者供图“我怀着终生的遗憾,站在您的遗容前,泪眼朦胧,向您道一声恩人,谢谢您!”这是95岁的温州市瓯海区离休干部郑日形为救命恩人、原瓯海县首任县委书记吴廷亨写下的感谢诗。
26日,军部率63师和军直到达温州,与浙南游击纵队胜利会师,在此后1年多的时间里,两支兄弟部队互相学习,并肩战斗,在军事、政治、经济及建立地方政权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温州人民作出重大贡献,也为地方党史、部队军史留下浓厚一笔。
*本文摘自《浙江解放》,原标题为《叶芳起义》中共温州市委党史办公室。曾任中央军校第7分校第18期学生总队大队长,1944年任第27军上校参谋处长,抗战胜利后曾任第5军辎重团团长,第5军96师副师长兼挺进纵队司令,第5军骑兵团少将团长,1948年4月任衢州绥靖公署少将参议,9月任浙南绥靖指挥官,1948年冬,叶芳从南京回温州,途经上海到了胡公冕家。
*本文摘自《文成文史资料》第六辑,作者赵义方。原标题似乎不适合发出来,可以根据内容自己去品。这些人勇敢强悍,但作风粗暴,不愿接受纪律约束,更不能忍受艰苦的物质生活,于是王碎雅又把队伍拉回家乡,打出“浙南红军游击队”的旗号,以塔石头村为据点控制从音口到高楼的水陆交通,成员发展到七八十人,有枪支六十余条,拦劫来往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