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朱汉斌先进阿秒激光设施效果图。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供图1月1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在广东东莞正式开工建设。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承担建设,共布局10条束线和22个应用终端,预计在2029年前完成。
据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近日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概算批复,项目即将开工建设。这意味着继中国散裂中子源之后,又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将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落地。阿秒是一个时间单位,1阿秒等于10的-18次方秒,比飞秒更短暂。
1月10日,南方+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由该院承担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在广东东莞正式启动建设,预计5年内建成。建成后,这将是国内首个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将有6条束线及13个研究终端落地东莞。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全景图。阿秒激光设施被形象称为“超高速摄像机”。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朱汉斌先进阿秒激光设施效果图。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供图1月1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在广东东莞正式开工建设。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承担建设,共布局10条束线和22个应用终端,预计在2029年前完成。
央广网北京9月5日消息(记者王晶)9月4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我国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智能矿山建设正加紧推进,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目前也已全面开工建设。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莉2018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上,中国政府宣布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9月3日,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中国地震局局长王昆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于2023年批复了概算,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
◎ 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记者29日从广东东莞松山湖科学城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概算批复,即将开工建设。阿秒是一个时间单位,1阿秒等于10的-18次方秒,比飞秒更短暂。人类想观测电子的运动,研究电子的动力学过程,需充分利用先进阿秒激光设施。
科技日报北京9月4日电 (记者陆成宽)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中国地震局局长王昆介绍,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计划在四川、云南建设1769个测震、形变、地球化学、重力等各类观测站点。
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智能矿山建设正加紧推进,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目前也已全面开工建设。发布会上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矿山生产安全事故起数、遇难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5.6%和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