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的9月即将过完,清晨的上海大陆新村9号,一派平静。一个通宵写作,刚准备睡去的男人,突然接到医院通知,说他夫人即将临盆。男人匆忙赶往医院,还没等他开口询问,医生便拿出一沓手术签字同意书,犀利地问道:“保大还是保小?”男人呆滞了几秒,坚定地回复道:“保大。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句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期许,仿佛一枚无形的勋章,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代人的肩头,尤其是那些头顶光环的名门之后,世人总爱将他们与父辈相提并论,期冀着“虎父无犬子”的传奇在他们身上延续,人生的剧本并非复制粘贴,每个灵魂都渴望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那个严肃的作家,在死后,为38岁的爱人留下了一个7岁的男孩,和一地鸡毛的生活。他为男孩取名周海婴,希望这个孩子可以学一门手艺,按照自己的意愿,平凡地活着,不必按照自己的道路去生活,做学术还是做实业,他愿意即可。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1936年10月19日早5时,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因肺病医治无效病逝上海,他一人而去,给世界留下了丰硕的文化遗产,也留下了7岁便失去父亲的周海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