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中药材红丹参收获季节,贵定县新巴镇红丹参种植基地已进入采挖丰收期。11月19日,走进新巴镇红丹参种植基地,当地村民正在奋力采挖红丹参,种植基地里呈现出一派红红火火繁忙热闹的景象。据悉,红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市场前景广阔。
直播日照3月22日讯 随着气温的回升,春耕春播也逐渐开始了。岚山区巨峰镇相家峪村的村民们忙着种起了丹参,不断拓宽着致富渠道。在相家峪村的丹参种植基地里,二十多名村民正忙着栽苗、覆土。看中了管理简单、经济价值高等优势,今年,相家峪村种植了350多亩丹参,并吸纳村民就近就业。
近日,在天津召开的第十一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上,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龙凤堂有限公司(下称“龙凤堂”)丹参种植品种入选“2024年优质药材‘三无一全’基地品种”榜单。此前,其丹参种植基地已获评青岛市绿色种植示范基地。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眼下,正是丹参收获的季节。3月30日,在栾城区东客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伴随着药材挖掘的轰隆声,一株株红彤彤的丹参破土而出,随后被运往晾晒场,工人快速去土、分拣、装袋,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地处乌蒙山区的贵州省黔西市洪水镇中药材种植基地,农民抢抓农时起垄覆膜种植丹参(无人机照片)。地处乌蒙山区的贵州省黔西市洪水镇中药材种植基地,农民抢抓农时起垄覆膜种植丹参(无人机照片)。地处乌蒙山区的贵州省黔西市洪水镇中药材种植基地,农民抢抓农时起垄覆膜种植丹参(无人机照片)。
1月14日,地处乌蒙山区的贵州省黔西市洪水镇中药材种植基地,农民抢抓农时起垄覆膜种植丹参。2025年1月14日,地处乌蒙山区的贵州省黔西市洪水镇中药材种植基地,农民抢抓农时起垄覆膜种植丹参(无人机照片)。
潍坊诸城市皇华镇深入挖掘乡土资源,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客户”的运营合作模式,发展丹参种植产业,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构建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是一种安全又可靠的天然中药,具备很强的补血作用,故而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的美誉。
【来源:观海新闻】工人忙着将机械翻出的丹参分拣包装。扫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 记者 康晓欢 袁超剪辑 记者 刘宇航眼下正值丹参丰收季节,在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万亩药田上,100多名工作人员正配合4台丹参收割机“抢收”丹参。据了解,灵山街道中药材种植面积达万余亩,亩产3000多斤。
来源:【邯郸日报-邯郸新闻网】深秋时节,走进武安市磁山二街的丹参种植基地,一片片紫色的小花开满田地,丹参长势喜人,丰收在望。“丹参一般在四五月份种植,当年十一月份收获。今年我们是第一年尝试种植丹参,先试种了30亩,看样子收益不错。
山林绿了,林下美了龙湾屯镇“解锁”了林下中草药种植开启了林下经济新篇章龙湾屯集体林场的银杏树林绿意盎然树下一簇簇紫色丹参花随风摇曳一个个提产增收、互利共赢的“花苞”正在这片振兴林中绽放丹参种植示范基地。丹参花盛开。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6日电 (吴平华)近年来,资阳雁江区丹山镇严守耕地红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探索“粮药套种”模式,用一株小丹参,实现“一地双收”,让药材变“药财”,为村民开出一张致富良方。药材变“药财”荒地打赢“翻身仗”连日来,丹山镇三合村的丹参迎来了大丰收!
葛兰玉米糁、茵陈红枣茶、丹参蜜咖啡……在河南洛阳嵩县,吃饭便是食疗养生,药膳就是家常便饭。来到嵩县叶岭村,能看到连绵的山脉环抱着上千亩丹参田。正值冬季,田里盖着越冬的薄膜,在阳光照耀下闪闪生辉。这些等待返青的丹参苗,孕育着嵩县兴旺的中医药产业。
本报记者 赵一帆12月28日,嵩县城关镇叶岭村丹参种植基地,刚栽植不久的万亩丹参长势喜人。“亩均产量1500公斤,最高亩产2000公斤,一亩地净利润就有4000元。”董广聚是嵩县城关镇叶岭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在外经商的他作为乡贤被“拽”回村,带领群众寻找致富的路子。
近日后村镇小代疃村红彤彤的丹参迎来大丰收“苦药材”种出了农民增收的“甜滋味”走进小代疃村丹参种植基地,一股中药材的清香扑鼻而来。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垄垄长势喜人的新鲜丹参破土而出,村民们穿梭在田间地头,挖药、分选、装袋,绘就了一幅冬日人勤农忙的丰收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