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岁数增大,很多人听力就开始出现问题了,经常感觉耳朵里有嗡鸣声,严重的还会出现短暂的耳聋,听不见声音的情况,事实上出现耳鸣的同时,就会伴随着听力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跟年纪大的人说话时声音很大,因为他们听不清,但年轻人有时也会出现耳鸣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好,我是中医古春青!立秋之后呢,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咱们调理的重点要由养阳转为养阴了。阴虚出现,就会伴随失眠、注意力难以集中、心焦心燥的症状。中医上认为,养阴就是护藏精血,珍惜津液,使精气内聚,以滋养五脏,远离耳鸣、失眠、情绪波动。
有一位患者,耳鸣持续了数月之久,鸣声尖锐,日夜不停,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和工作。同时,他还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等症状,情绪也变得十分烦躁焦虑。就诊时,我观察到患者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这是典型的肝肾阴虚、肝火上亢之象。
地黄常用的有生地黄和熟地黄两种,生地黄偏凉血止血,熟地偏于补血、滋阴、益精。熟地主要用于血虚、肝肾阴虚、肾精亏虚相关病症,被称作“补肾阴要药”。古代炮制熟地黄,常反复蒸晒九次,即“九蒸九晒”。古中医认为,蒸后得到人间的火,晒后得到天上的火,使得熟地增加能滋润、能镇、能守的作用。
我们知道,肝藏血、肾藏精,耗损肝肾之阴就是损伤了肾精和肝血,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所以肝肾阴虚之后,没有足够的肾精和肝血滋养目精和耳道,就会出现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腰膝酸软、口干口渴、五心烦热等肝肾阴虚的情况,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就是1个可以肝肾同补的中成药——杞菊地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