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大约是人类自古以来教育后代所特有之方式,除人之外,其他动物不闻有此种育儿方式。知堂在《体罚》一文中,录了美国人类学家洛威所著《我们是文明么》第十七章论教育的一章内关于体罚的内容,“直到近时为止,欧洲的小学教师常用皮鞭抽打七岁的小儿,以致终身带着伤痕。在十七八世纪,年幼的公侯以至国王都被他们的师傅所凶殴”,“譬如亨利第四命令太子的保姆要着实地打他的儿子,因为‘世上再没有别的东西于他更为有益’。”
华夏大地过年的时候,有个“请门神,贴对子”,的传统民俗。尉迟恭,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门神。唐人黄滔有言“感鄂公之铁鞭,呈祥以见”,鄂公就是尉迟恭,大唐最杰出的名将之一,深受李世民的信任和重用,因勇猛异常,能征善战,被李世民赞为“百万人敌”。
韩云政 封面新闻记者 汪仁洪“第一鞭风调雨顺、第二鞭五谷丰登、第三鞭六畜兴旺,开犁了……”2月4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当天,四川广安华蓥市阳和镇蔡家湾村村民余兴孝,在吆喝声中,赶着一头戴大红花的健壮耕牛翻耕冬水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六九天一到,春天就真的来了!但你知道吗?在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子里,竟隐藏着5大神秘的传统仪式!从鞭打春牛到咬春祈福,这些习俗不仅承载着千年的智慧,还蕴含着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期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六九天的神秘面纱,看看这些习俗背后的惊人秘密!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瑶 邓伟岁序更新,春回大地,2月4日是立春日,上午9时30分,在古朴肃静的古观象台城墙下,东城区建国门街道举行“鞭打春牛 金兔纳福”立春文化节,人们鞭打春牛,迎接春的到来。“春来啦,福到啦,迎春啦!
鞭打春牛齐聚县衙2016年11月30日,农历二十四节气包含内乡县“打春牛习俗”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1年6月10日,内乡“打春牛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