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孩子活泼好动,吃东西时经常会发生卡喉,很多家长因为缺乏医学常识,会想当然地拍其后背,殊不知这样做毫无科学依据,。一不小心还有窒息的风险。当我们身边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怎么办?不要慌,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关键时刻也许能救命。
视频:儿童异物卡喉 消防员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荆州新闻网消息(通讯员 苏畅 覃正刚)近日,荆州沙市区太岳路消防救援站岗亭前上演了惊险一幕,一名儿童被异物卡住喉咙,危急时刻,正在站岗的消防员迅速反应,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紧急救人,化解了危机。
近日,江苏南京,小朋友吃冰糖葫芦时不慎被卡住喉咙,孩子母亲急得直哭。恰在景区执勤的消防员跑来,发现孩子已面色发白嘴唇发乌,救援人员立即抱起孩子采用海姆立克法施救,经几次反复,孩子终于吐出卡喉的半颗糖葫芦,脸色逐渐红润过来。
气道异物是儿科常见的意外伤害,多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儿童气道异物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李雅春近日做客《健康智慧屋》直播间,为市民科普相关医学知识。李雅春介绍,每到节假日,气道异物患儿就诊率就明显上升,尤其以0~5岁的幼儿居多。
相信我们的粉丝朋友已经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还没学会的赶紧去学)但海姆立克急救法只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如果遇到1岁以下的婴儿发生异物卡喉应该怎么办呢河源市中医院急诊医学科主治中医师袁家勇教大家拍背压胸法(适用于1岁以下婴儿)拍背压胸法(适用于1岁以下婴儿)一手置于婴儿颈胸部(开放气道
2025年2月5日17时10分,正在胖东来天使城执勤的消防员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人呼救,两名消防员立即上前查看情况,发现是一名男孩吃烤肠时不慎卡住喉咙。男孩儿家人多次拍打后背,症状仍未得到缓解,消防员立即上前接管孩子,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
气道异物阻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潜在急症,是儿童意外发生中最常见的急重症之一。该病起病急、病情重,伴有窒息风险。针对儿童气道异物阻塞,家长们或多或少都学习过海姆立克急救法,那么正确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应如何实施?一起来看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儿科主管护师黎佩莺的操作演示。
来源:健康新海南 8月22日晚 在海口市民肖女士家里 3岁的妹妹吃彩虹糖 不慎导致喉咙被噎 在她情急呼救时 一旁6岁的姐姐 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冷静处理 从事发到解决仅用了不到20秒肖女士将这段视频监控 发到社交账号后 得到众多网友关注 大家纷纷评论点赞: “孩子太棒了!
对于幼小的孩童来说,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保持高度好奇,看到陌生、奇特的物品总是想摸摸、碰碰甚至放到嘴里尝一尝。本月刚满一周岁的小宝是一位刚刚学会走路的萌娃,脱去学步车的束缚,小宝异常高兴。最近几日,他总是喜欢自己走到茶几前抱着水果啃,虽然啃不动,但非常享受啃的过程。
央视网消息(记者/阚纯裕 剪辑/豆瑞华):每一个被异物卡喉的人都忘不了那生死一线的瞬间。一块异物堵在喉间,心跳瞬间加速,身体紧绷,无法呼吸,而自己除了用双手卡住脖子干咳外已无能为力。这时怎样摆脱困境?“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目前最常用、最简单易学的解决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方法。
扫一扫 看视频1月10日,首都儿科研究所举行了“蒲公英杯”健康科普大赛。来自重症医学科的健康科普舞台剧《救命的“海姆立克”》里,一个小朋友一边大笑一边吃糖果,结果被糖果卡住喉咙无法呼吸,同伴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帮助她脱离了险境。
封面新闻记者 宁芝在一些地方,元旦节有吃汤圆的习俗,为预防异物卡喉,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主管护师倪瑜琳提醒,不要随便给小孩吃汤圆等容易粘住咽喉、吐不出又咽不下去的食物。假期里,家长也不要随便给孩子吃坚果、果冻、橡皮糖等,不要让孩子在吃饭时嬉戏打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