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为何越限越快?根据工信部组织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公里/小时、整车质量不超过55公斤、电机功率不超过400瓦、蓄电池标称电压不超过48伏。
明明只是电动自行车,速度却堪比摩托车;显示屏上只有25km/h,实际却能突破50km/h……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再次强调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应超过25km/h。
根据《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但近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电动自行车超速现象较为普遍。今年4月份启动的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明确提出,要强力打非治违,严查超速行为。
我国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已达4亿辆,同时每年以大约5000万辆的数量增加,相当于平均每3个人就有一辆电动自行车。根据《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但近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电动自行车超速现象较为普遍。
“仪表盘显示为25km/h,但实际速度能达到70km/h……”因为电动自行车擅自解除限速问题屡禁不止,很多电动自行车变成了“超速车”。尤其是在城市里,外卖小哥、跑腿小哥的电动自行车还能时不时地和摩托车、小汽车“比拼”一下速度。
来源:央视财经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强制性国家标准。值得注意的是,“新国标”继续沿用了2018年提出的电动自行车设计速度最高每小时25公里的规定。然而记者调查却发现,这一规定虽然已经实施五年多,但落地执行效果却打了折扣。
我国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已达4亿辆,同时每年以大约5000万辆的数量增加,相当于平均每3个人就有一辆电动自行车。根据《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但近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电动自行车超速现象较为普遍。
经济日报 针对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解限速”等典型问题,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前约谈多家电动自行车企业,强调坚决抵制经营性拼改装行为,明确表示在京投放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获得3C认证。电动自行车已成为日常生活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张玉峰 江楠 常雨薇 鞠峰2019年4月15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下称“新国标”)实施,标准明确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公里/小时。对于“新国标”要求,江苏各地设置了不超过5年的过渡期,以有序淘汰不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存量。如今,5年过渡期已告结束。
于2019年出台的“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规定,多年来一直面临难以执行的尴尬境地。澎湃新闻近日调查发现,虽然雅迪、爱玛、小牛、依莱达等诸多电动自行车品牌的线上官方旗舰店均称不支持解除限速,但到了这些品牌的线下门店,说法截然不同。
时速过快的电动自行车,是当前道路交通事故的“重灾户”。为此,从2023年1月1日起,全省将禁止最高时速超过25公里或改装的电动自行车上路,并全面开展整治。然而在慈溪,却有一些商家和骑行者,为电动车顶风“解码”提速。日前,记者来到慈溪走访。
限速只在“表面”,谁在为电动自行车“解码”提速?电动车超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新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不能超过25km/h,从明年1月1日起,浙江全省、辽宁大连、广东佛山等多地明确将禁止非标电动车上路。
12月5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举行《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下称《规定》)新闻通气会,介绍将于今年12月30日正式施行的《规定》相关情况。在新规中,要求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超过15公里”“即时配送企业对一周内三次严重违法驾驶人派单管控”等。
如今,以超速为主要目的的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屡禁不止,种种因素导致了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的增长速度在城市交通方式中位居第一。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真正的“马路杀手”。因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呈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值得注意的是,“新国标”继续沿用了2018年提出的电动自行车设计速度最高25km/h的规定。这个规定虽已实施五年多,但落地执行效果却打了折扣。
央视网消息:备受关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9月19日正式公布。新国标后,消费者以前购买的电动自行车还能继续使用吗?此次意见稿再次明确,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公里/小时,如何杜绝最高限速沦为“摆设”?电动自行车“降速”关键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