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这一突如其来的健康危机,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更可能隐藏着一些潜在而危险的后遗症,其中吞咽障碍便是常被患者及家属忽视的一种。据相关数据统计,吞咽障碍在中风患者中的发生率可高达25%-50%,它不仅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更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这一严重的并发症。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6日讯(通讯员 朱文青 实习生 刘俊麟 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秋冬季节,天气较为寒冷,往往是“中风”的高发季节。“中风”后出现吞咽障碍的风险较高,国内研究报道,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30%-50%,而国外报道为51%-73%。
脑卒中即大家口中常说的“中风”相信对各位街坊来说并不陌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或多或少都能接触到中风患者有些中风后的患者喝水时经常出现剧烈的呛咳甚至因为呛咳的不适而对喝水产生了恐惧感口渴了也不敢喝水可能会在想“只是普通呛到了,没有什么大碍”但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叶慧敏指出呛咳的
中新网广州2月15日电 (许青青姚露露)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针灸研究中心许能贵教授团队14日介绍,该团队研究首次证实了电针刺激廉泉穴能有效治疗中风后的吞咽障碍。相关研究文章于13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陈瀛陈大妈今年81岁,8年前中风后遗留左侧手脚的运动障碍,虽行动有些不便,但在家人帮助下也能到处走走逛逛。不幸的是,1年前陈大妈再次发生了中风,“高龄+二次中风”,两个因素叠加,情况就没有前一次那么幸运了。
中风也叫脑卒中,是多发于老年人身上的疾病,此种疾病具有发展迅速的特点,即使第一时间进行治疗,也有可能会给身体上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例如语言功能障碍,肢体偏瘫等等,进而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甚至还会完全失去志愿者的能力。
每年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中风是我国第一大致残性疾病,严重可能致死。快速识别,尽早就医,可有效降低致死、致残率,改善预后。中风的黄金治疗时间是发病后4-5小时,发现家人出现脑卒中信号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急救人员到来前,这几件事千万不能做。1.
MENTALHEALTH神经康复点亮神经损伤患者的希望之光在生活中,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或创伤并不少见,它们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巨大痛苦,更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回归社会的能力。而神经康复,作为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的关键手段,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7日讯(记者张剑 通讯员刘姗姗)69岁老人突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一开始没放在心上,直到半边肢体无力,双眼只能往右侧看,这才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及时取栓,成功挽救了他的生命,目前患者已恢复正常的肢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