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暨中国传统龙舟大赛开幕在即,来自八方各式各样的龙舟陆续登场,而龙舟最亮眼的地方莫过于龙头,每一支龙舟队的龙头都造型迥异、各具意韵,栩栩如生的龙角、炯炯有神的双眼活灵活现,气势非凡。
新年玩出新花样园区钩编达人任彩娥带着新年“龍頭”挂件来了一起看看是如何制作的吧!打开下方原文链接观看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888sChniT2600dfXZst6sA任彩娥是莘庄工业区社区学校、文体中心手工编织团队的指导老师。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吴镝 通讯员 张梦婷 石思思1月16日,石景山区苹果园街道西黄新村中里社区开展以“腾云驾雾舞龙头 新春纳福送吉祥”为主题的国潮龙头手工制作活动。活动现场,授课老师为大家仔细讲述了2024年龙年的寓意,让社区的孩子了解十二生肖之龙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来自马里共和国的篮球博主@阿里老乡,在广东工作生活了两年,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在龙年春节,阿里走进东莞寻找的“龙”的足迹,深度体验当地的非遗文化。东莞万江有着悠久的龙舟文化,阿里将在这里学习如何手工雕刻龙舟的龙头。
钱彬说,每一个“龙头”都是独一无二的。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艺明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枫端午将至,擂鼓声起,又是一年龙舟夺锦时。龙舟最传神的部分莫过于“龙头”。在佛山南海,有一家专门从事手工制作“龙头”的作坊。从20年前开始,这里已经制作出不下于30个“龙头”。
现代快报讯(记者 姜振军 通讯员 王璇一)1月28日下午,盐城市盐都区图书馆“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系列读书活动”正式启动,民俗专家围绕龙图腾、龙与中华民族、龙与中华智慧、龙与中华民俗等,与广大书友进行了交流。
12月4日,春节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至此中国已经有44个项目列入了这个名录(名册),总数世界第一。杭州萧山河上镇的河上龙灯盛会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2014年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央广网广州6月1日消息从广州黄埔区怡园新街拐入下沙大街巷口,穿过几幢楼房后豁然开朗,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风水塘”,岸边映衬着一排古色古香的岭南古祠堂,最左边的世贤张公祠旁,便是“85后”龙头雕刻师张伟潮的工作室。
十五已过,年味仍在持续正月十九伴随着锣鼓声和喝彩声一条古朴逼真、活灵活现的绿色巨龙在赤坎区文章湾村大街小巷穿梭起舞数千群众围着长龙齐舞欢呼现场热闹喜庆(湛江簕古龙巡舞栩栩如生,4000多片簕古叶组成龙身,时长共20秒)湛江簕古龙巡舞栩栩如生自古以来民间认为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
来源:中国新闻网 2月11日,全长近200米的板龙在广场上“盘旋”。当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河上龙灯胜会在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热闹上演,沿街将祝福送给百姓。活动的主角板龙由88段构成,全长近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