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厌女症”,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日本从传统到现代、家庭到集体的多重困境。“厌女症”是个外来词,意为厌恶、藐视女性,对女性有偏见,它还包括歪曲、贬低女性的形象,对女性化、女性倾向及与女性相关事物的厌恶。
多年前,当上野千鹤子提出厌女症这个概念,并为之详细分析之后,让很多人感受到女性主义的真正觉醒,而这种觉醒不仅仅是针对女性,对于男性读者来说,也是一次很有益的阅读之旅,毕竟男女平等应该是世界的本色,而不应该带着性别的眼镜去看待他人。
《梦华录》喜提大结局,关于该剧中的“女性独立”究竟是封建余孽还是先进文化的讨论也一直延续到了下播。美国推翻了在堕胎权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罗伊诉韦德案”,这意味着美国可能即将有超过20个州的女性失去合法堕胎的权利。
有一句话叫“女人何苦为难女人”,而在现实里,有些女人偏要为难女人。她们身为女人,不但不能同情女性群体在男权社会中的艰难处境,反而帮着男人,排斥、敌意、诋毁、贬低女性,剥夺女性的权利,对女性施以暴力。这样的行为意识,用一个新词来说,就是“厌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