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广东粤剧院成立70周年,一系列庆祝活动将隆重呈献。2023年12月31日至2024年1月7日,一场戏曲晚会与七台大戏将轮番登场,为戏迷献上艺术大餐。从建院至今,广东粤剧院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指导思想,不断深入基层,送戏下乡,向更多人传递戏曲的魅力。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马思泳,通讯员荔宣、陈泽冰报道:6月10日,恰逢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少儿粤剧团在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正式揭牌。该剧团是由荔湾区青少年宫和广东粤剧院合作共建,依托专业剧院平台打造的高水平少儿粤剧团队。
“是谁乱贴鸳鸯榜,不是鸳鸯结鸳鸯……”舞台上的花旦风姿绰约,一开嗓就把观众带到了南宋时期的浙江绍兴,将诗人陆游与表妹唐琬之间的千古爱情悲剧娓娓道来。舞台上的花旦风姿绰约,一开嗓就把观众带到了南宋时期的浙江绍兴。 近日,恩平市粤剧文化节暨戏曲进乡村活动精彩开演。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 陈泽冰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6月10日,恰逢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少儿粤剧团在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正式揭牌。广东少儿粤剧团是荔湾区青少年宫和广东粤剧院合作共建,依托专业剧院平台打造的高水平少儿粤剧团队。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林楷虹图/薛才焕8月15日,第二届广东青少年粤剧夏令营结营仪式在广州市文化馆新馆举行。40名小营员圆满完成了10天的夏令营课程,获颁结营证书及研学证书,并做了精彩纷呈的粤剧折子戏和茶艺的汇报展演。
南国红豆发新枝。6月10日,正值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少儿粤剧团正式揭牌,落户荔湾,今后将依托专业剧院平台打造高水平少儿粤剧团队,开启粤剧传承发展新篇章。广东粤剧院是粤剧界规模最大、水平一流的表演艺术团体,被誉为粤剧的最高艺术殿堂。
粤剧,俗称广府戏,是岭南四大地方剧种(粤剧、潮剧、琼剧、广东汉剧)中最具影响力的剧种,它广泛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南国红豆”。佛山,是粤剧发祥地,著名的“粤剧之乡”。明清时期,作为“天下四大聚”之一的佛山,商贸繁华,行庄遍布,会馆林立。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沫依 实习生 郭毅 通讯员 钟纪奇图/校方提供“这是岭南佳果靓荔枝,果中之王,人皆合意。说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身姿摇曳之间,活泼婉转的粤剧名曲《荔枝颂》唱词从台上传来,曲韵无穷。孩子们跟随节拍,兴致勃勃地拍着手。
2009年,粤剧被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自此开启保护、传承、发展的新篇章。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罗丽奔赴四川、重庆等地,调研川剧、秦腔等地方戏曲的立法工作,为粤剧立法寻找思路。
水袖起落戏腔动人粤剧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剧种享有“南国红豆”的美誉粤剧的美千姿百态戏台上唱着悲欢离合演着忠勇仁义一颦一笑韵味十足回首百年粤韵延绵粤剧扎根于岭南乡土弥漫着人间烟火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再望当下粤剧以新的姿态焕发青春活力浓郁的粤韵风华正流淌在千家万户代代传承生生
“酒一杯,奉献君。高风有谁及柳君,传书小事逊古人……”8月7日晚,在雷州市杨家镇陈坎村群众文化艺术节现场,由广东粤剧院一团演出的粤剧《洞庭良缘》,演员悠扬的唱腔,细腻的表演,让现场观众沉醉在粤剧的韵味之中,直呼“听出耳油”,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