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算力需求迅速增长,在国产算力高速发展的背后,算力供需矛盾仍然突出。目前,我国已正式启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工作。业界人士指出,这一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在算力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各行各业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和智能服务。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记者 杜峰)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工信部部长金壮龙也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明确表示,我国要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的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适度超前建设算力信息设施。
编者按在数字经济潮涌与大模型井喷的时代,算力正如水、电一般,逐日成为现代社会赖以生存的稀缺资源。可以说,谁拥有了算力的主导权,谁就捏住了面向人工智能的头等船票。这样的时代巨浪下,我国的算力也已步入高速发展新阶段。
本文刊载于《中国科学院院刊》2024年第12期“ 政策与管理研究”洪涛 程乐*浙江大学 光华法学院作为人工智能核心要素的算力,相较于数据和算法,尚未得到足够的研究与关注,已经成为我国在国际人工智能竞争中的“短板”。
◎本报记者 崔 爽算力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智能时代全球性的紧缺战略资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培育算力产业生态。这是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及“一体化算力体系”。
来源:经济参考报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尽管DeepSeek通过优化算法显著降低算力需求,但因其高性价比助推AI普及,使得算力需求反而呈现指数级膨胀。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在12月12日举行的天翼云中国行北京站活动上,国产算力应用创新计划、息壤智能体应用服务平台、AI Cloud MSP技术服务实验室北京电信试验基地等发布。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维亮表示,北京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随着人工智能行业飞速发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对高性能计算资源的需求近年来不断上涨。智能算力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底座”,成为行业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在2024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通用人工智能算力论坛上,多位院士专家、企业家围绕我国智能算力发展的热点问题建言献策。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图片来源:摄图网)(记者 陈晓晟)近日,我国算力领域不断有利好消息传出: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超过880万,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国际数据公司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 北京报道北京时间3月19日凌晨,美国芯片企业英伟达在GTC 2024大会上发布AI芯片B200,其运算速度比上一代芯片提升30倍,全新GPU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B200芯片的推出,标志着下一轮AI创新的开始。
《科创板日报》11月21日讯今日,四川省发改委印发《四川省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简称“方案”)。提出到2027年,布局合理、算网融合、算电协同、算用相长的全省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初步构建。
2月上旬,中国电信天翼云自主研发的“息壤”一体化智算平台完成了国产算力与DeepSeek-R1/V3系列大模型的适配优化,成为国内首家实现DeepSeek模型全栈国产化推理服务落地的运营商级云平台。仅仅半个月,诸多信息表明,这场AI技术与通信行业的融合带来了系列影响。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标志着算力计算第一次步入电子时代。直到半导体芯片技术的出现,算力有了新的承载物,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曾经针对半导体创新提出:芯片中集成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24个月翻一番,同时价格下降为之前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