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人马克沁决定改进老式步枪,不久就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款自动步枪,大大改善了枪的后坐力,随后加班加点,完善了原先机枪的供弹方式,以帆布弹链的方位机枪提供弹药,于是改变世界的马克沁机枪就此诞生,它的出现终结了拿破仑时代的步兵集群冲锋战术,也靠着无与伦比的杀伤力奠定了近代世界殖民秩序。
作为冷兵器时代的最强作战力量,由骑兵组成的军团一般都是各军中的主要战力代表,历史上,匈奴骑兵、蒙古骑兵、欧洲重骑兵等,都曾经显赫一时,不过在火器时代到来后,骑兵的作用不断下降,最终被淘汰,有人说骑兵的淘汰是因为马克沁机枪,真的是因为这样的么?
这些年,网上很流行的一个段子就是:自从马克沁机枪诞生了,游牧民族就开始能歌善舞了。很多人的观点就是,马克沁机枪的出现,使骑兵失去生存空间,骑兵就此淘汰。这种说法对么?不对,这种说法只能当段子看,乐呵乐呵可以,不能当真。
被称为骑兵终结者的马克沁重机枪,到底有着怎样的划时代意义?让我们把时间线拉到19世纪80年代,那时候虽然有火炮,但战斗主要以骑兵为主,冷兵器为主。哪怕在一站早期,都还能看见枪骑兵,看见拿军刀冲锋,甚至还有弓箭的,即便有枪,也是那种打一颗装一颗非自动机枪。
和很多军事爱好者一样,我很不喜欢看清末的一系列抗侵略战争,印象里就是无数国人举着大刀锄头迎着军服光鲜,队列整齐的外国侵略者的枪弹前进,最后打出惨不忍睹的交换比。很多营销号说僧格林沁全军覆没了,死了四五万人,英法只死了一两个人。
据曾经参加淞沪会战的一名中国机枪手回忆:“马克沁机枪可以连续射击4个小时,而且还可以用来打空中的飞机……在战场上,我按下扳机,马克沁重机枪立刻喷出长长的火舌,包围过来的日本兵后退不及,我亲眼看着子弹以极快的速度飞向他们,打在他们身上就喷血,打在地上冒烟,子弹飞在墙上火星直喷,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