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俞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名称释义:大肠,大肠腑也。俞,输也。大肠俞名意指大肠腑中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功能作用:外散大肠腑之热。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定位: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桡侧端起始,沿食指桡侧上行,出走于第一、二掌骨之间,进入伸拇长、短肌腱之中,沿着前臂桡侧,向上进入肘弯外侧,再沿上臂后边外侧上行,至肩部,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然后向前进入锁骨上窝,联络肺脏,向下贯穿膈肌,入属大肠。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大便干燥,粪块阻塞,常会引起腹胀、腹痛、烦躁不安等病症。天枢穴位置临近肠部,又为大肠募穴,是大肠之气结聚于腹部的腧穴,所以对肠功能有调整作用,可使肠功能趋向正常,同时出现便秘时,又会在天枢穴处有疼痛等症状表现,按揉该穴可主治便秘、泄泻、胃肠腹痛等与肠道有关的疾患。
大肠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腹痛、腹胀、便秘、肠鸣、坐骨神经痛等作用。【临床应用】现今常用于治疗腰痛,骶髂关节炎,骶棘肌痉挛,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阑尾炎,肠出血,坐骨神经痛,遗尿,肾炎,淋病。
广肠即回肠之更大者,直肠,又广肠之末节也,下连肛门,是为谷道、后阴,一名魄门,总皆大肠也。手阳明廿穴名 循商阳二间三间而行,历合谷阳溪之俞 过偏历温溜之滨,下廉上廉三里而近,曲池肘 五里之程,臂 肩 上于巨骨,无鼎纡乎扶突,禾 唇连,迎香鼻迫。
大便不通大便困难已经成为影响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保持大小便通畅的方法也就成为了人们关心的话题。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个可以疏通大小便的穴位,它具有良好的理气和胃的功效是治疗大小便困难的重要穴位。这个穴位便是大肠俞穴。
如果家中孩子排便费力、排便时疼痛和哭闹、大便质地变硬或呈小颗粒状,说明已经出现便秘。如果出现肚肚痛、拉粑粑痛、不愿意拉粑粑,便秘恶性循环,长期大便难,甚至形成慢性便秘,需要重视。长期处于便秘状态会产生腹胀、食欲减少等现象,严重时甚至影响生长发育。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小儿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