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漫步竹海,迎风袅娜起舞的竹影与清新宜人的空气,让人流连忘返。福建省南平市素有“中国笋都竹乡”之美誉,全市现有竹林面积652.7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643.5万亩,占全国毛竹林总面积的10%,是我国毛竹林面积最大的设区市,拥有“中国竹子之乡”3个、“中国特色竹乡”2个。
看山的人 盛夏时节,五溪大地,竹海万顷,碧波荡漾,绿意盎然。眼下,怀化正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瞄准百亿赛道,点“绿”成“金”,一根根竹子正以新业态的形式加速走向世界。 得天独厚,有且是全省独一无二的“优势资源” 发力竹产业这个新赛道,怀化底气十足。
暑气蒸腾的竹乡三明各地竹加工企业生产经营依旧如日中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三明市竹林面积465万亩、毛竹林储量6.2亿株,年产毛竹材1.6亿根、竹笋90万吨,均居全省第二位。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曹芮铭 李道全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43.9万亩的浩瀚竹林、127万吨的竹材蓄积量,在四川省大竹县,竹不仅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撬动百亿产业崛起的“绿色密码”。近日,达州市大竹县现代竹产业园区入选四川省2024年省级现代竹产业园区名单。大竹县五峰山上的竹林。
7月22日,在福建和其昌竹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或忙着将一张张竹帘与木板叠放整齐,或忙着给竹集装箱底板打上编码,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这些竹集装箱底板先运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通过对接国际市场,销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南平素以绿海闻名,森林覆盖率高达74.75%,全国名列前茅。绿水青山如何能成为百姓的金山银山?这个地方,将目光投向“竹子”。2023年,南平市印发竹产业千亿行动方案,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市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500亿元以上,到2030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盛夏时节,在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中里乡平安村平山屯,竹林青翠,当地农户趁着晴好天气穿梭在竹林里砍收竹笋,并对竹笋进行初加工供应市场。近年来,港北区中里乡盘活林业开发资源,做活“竹”文章,将“小竹笋”打造成为促进民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来源:【绿色湖南】(央广网)近日,走进湖南省绥宁县李熙桥镇的腾辉竹木加工厂里,现场机器轰鸣,50余名工人正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锯竹、破竹、分篾、编织等工序依次进行,现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这是李熙桥镇致力发展楠竹产业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的一个生动画面。
4月19日,位于宁化县安乐镇夏坊村郁郁葱葱的竹林下,冒尖的竹笋随处可见,一派蓬勃生长的景象。竹农刘水女一大早就带领雇请的工人,抢抓时间采挖新鲜竹笋。“我家有竹山近200亩,经过精心管理,每年鲜笋制作成笋干3吨左右,能带来20万元的收入。
东南网2月22日讯(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王玥明 记者 许可欣 通讯员 刘建飞 王晓云)初春的闽北山区,漫山翠竹成海,碧浪连天。南平的竹林面积达652.7万亩,占全国的10%、全省的40%,2023年全产业链产值近500亿元。
福建省永安市是中国笋竹之乡、中国竹子之乡,竹林面积102万亩,农民人均竹林面积6.7亩。近年来,围绕“单家独户怎么办”“林农怎么富”“产业怎么兴”“林要怎么管”等核心问题,永安市持续深化林业改革,着力打造深化林改先行区,推动了竹产业快速发展,2022年,全市竹业产值97.8亿元。
中新网湖北新闻4月3日电(陈治 伍玉华 曲雪佳)近日,远安县2024年中青班学员走进“两山理论”发源地——安吉,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等方式,深入学习安吉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创新思维和发展路径,探索远安“两山理论”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