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三章,是争议最多的一章,但多含有宗教化解读倾向,正如民国老学专家蒋锡昌所云:此段经文,诸家纷异,鲜有同者。即使是同一个人,在解释这一章时,也难免世俗与宗教交织、前后语义不能贯通的问题。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全书收文13篇,按照导言、方法论、概论、史论的结构编排,既有对道与物的关系、“理”范畴的理论模式、三玄思想的内在联系等宏观议题的整体把握,也有对郭店简本《老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王弼、周敦颐、张载等个体案例的深入分析,系统论述了道家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处于主干地位的学术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