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芳华史论编辑|芳华史论1992年,一名身穿武警制服的战士,躺在空荡的地面上,身旁全是他流出的鲜血,然而在他的两个口袋中,却装着2万港币。
聊城市民 朱庆祥:晚上一个日伪军小队,把我家给围了,我们正好在吃晚饭,我母亲听到屋顶上有人,当时她很警觉,怕出事了,然后就给我送信了,我在东院子吃饭,她说你快跑,就这样,我爬着东墙头过去了,正好秸秆都砍了一捆一捆,立在南北墙头上,我就顺扒拉开几个秸秆,顺着墙就趴下了,我母亲、妹妹、4岁的小弟弟都给杀害了,我要不是藏得严我也完了。
文 | 文史档案局编辑 | 文史档案局1992年10月,一位18岁的战士正在珠澳边界执勤,突然4个鬼鬼祟祟的身影从澳门方向跑来,不停地向左右看去,身上还背着鼓鼓囊囊的包裹。这反常的一幕瞬间吸引了他的注意,这处边防线处在珠海与澳门之间,经常有犯罪分子试图越过铁丝网来往两地之间。
马耀南马晓云马天民“一马三司令,得了抗日病。专打日本鬼,保护老百姓。”抗日战争时期,鲁中大地上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一马三司令”就是指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渤海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马晓云和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马天民三兄弟。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志愿军老战士纪福云同志,于2025年2月23日上午因病逝世,享年98岁。纪福云据中国军网2020年刊文《英雄妈妈徐永彩:一门四英烈义薄云天》介绍,徐永彩,海阳市小纪镇大杨格庄村一位普通农村妇女。抗战时期,她先后将三个儿子、一个儿媳送往前线。
刹那间,幼时的记忆与在大伯和父亲那里听到的有关堂哥的只言片语交织起来,关于兄长、关于烈士李长启的记忆一帧帧浮现在脑海里。“那几年,长启哥家里不太好过,饭都吃不上,他大概十三、四岁,也出去讨饭给家里人吃。”
肖德振烈士。我的哥哥肖德振,1936年5月出生于河北省高碑店市方家务村,是家中的长子。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传来,母亲深受感动,决心像毛主席那样将自己的儿子送往前线保家卫国。1951年11月,母亲为15岁的哥哥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随后入朝作战。
2012年,四川志愿者开启寻找老兵活动,在启动仪式上,92岁的苏国章老人被邀请上台发言,他激动地说:“当年长沙会战,营长给我们说过,你们都是抗日英雄,你们的名字一定会被人民铭记。今天,营长的话应验了……”
总有一些时间节点,会把思念放大。临近年终岁尾,温度开始降低。早上刚下过一场小雨,肃穆的重庆市潼南区烈士陵园变得有些冷清。陵园一角的潼南籍烈士英名墙,被雨水带走灰尘,英烈的名字愈显闪亮。这一个个名字背后,埋藏着不同的故事与共同的梦想。
今年4月初,在省检察院部署开展的“寻访革命旧址、保护革命文物、传承革命精神”专项活动中,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检察院获知辖区有一座革命烈士的孤坟在山沟里躺了48年,征得家属同意后,在各方协调努力下,将烈士的英魂最终迁移至西安革命烈士陵园安放,让烈士精神永远激励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