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个多小时“抽丝剥茧”四年级女孩做出手工蚕丝扇邓子淳展示她的蚕丝团扇作品。受访者供图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戴凛 通讯员/邓媛媛) 这两天,《四年级女孩自制手工蚕丝团扇》的视频,在株洲日报“知株侠”视频号火热传播。昨日,记者对话这名10岁女孩邓子淳,听她说说自己的探索之旅。
“这女孩太优秀了,居然用自己抽的丝织了个扇子,整整抽了三个小时”近日,杭州丁蕙实验小学科学老师曹华君的一条朋友圈,引得老师、家长们纷纷点赞。5月16日,潮新闻记者在丁蕙实验小学315班见到了这把手工蚕丝扇和它的主人姜雨婷。
抽丝剥茧一把扇,丝绸文化代代传。近日,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荷馨苑社区团支部开展“非遗蚕丝扇手工DIY”活动。让孩子们在手工实践中深切感受“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的精神。活动开始,非遗老师讲解了蚕文化的相关知识。制作蚕丝扇最重要的步骤那便是蚕茧缫丝技艺。
来源:【淮安日报】为进一步丰富阅读体验,传承中华文明。8月29日下午,黄码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黄码镇工会委员会开展了“蚕丝桑语”亲子读书会暨蚕丝扇制作活动。20余个家庭报名参加,一起感受千年桑蚕文化的魅力。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7月24日下午,常熟市沙家浜镇芦荡村组织开展“拾蚕丝之技,品非遗之美”蚕丝扇制作活动。丰富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加深大家对传统工艺的认识。活动现场,村民们围坐一堂,面前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工具和材料,一股古朴而温馨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弘扬种桑·养蚕·织锦传统农耕文化精神,持续培养学生的“劳创·文创·科创”意识,提升学生美育素养,融汇沙坪坝小学于5月28日举办第三届“蚕桑之熠”艺术作品创作大赛。艺术大赛现场围满了前来观展的学生。
来源:【淮安日报】近日,淮安市富城路办事处滨河社区举办“桑蚕丝语赴七夕 情暖夕阳话家风”主题活动。蚕丝扇,象征着生命和柔情蜜意。一根蚕丝,一条生命线,有顽强生存的力量,也有柔软的生命气息,象征着万物生长、丝韵传情。在社区活动室,非遗志愿者带领大家一起动手剥茧抽丝,体验缫丝的乐趣。
10月19日至20日,2024年“技耀泉城”海右技能人才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能大赛决赛在山东博物馆举办。百余名选手齐聚一堂,凭借高超的手艺与创意无限的思维,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