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就算了,还总是拿别人家的去申,申遗到底有啥好处来?虽然韩国的历史比较单薄,但对于申遗的热情可真是一点不输,这个给这个,这个都拿去申遗,呃,你这个好像是日本的吧,取消之歌,这申遗到底有啥好处,怎么还抢着他呢?
首先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端午节,韩国已经进行了文化申遗。➢ 如韩国拔河申遗成功,于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举行的第十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上,韩国的申遗项目——拔河得到了超过半数的成员国的支持,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人们,最近文化圈出了个大新闻,韩国申遗新年,结果被咱中国新年 “弯道超车” 啦!这事儿到底咋回事,快听我唠唠!中国新年申遗成功,那可真是不容易。专家们好几年如一日地整理资料,把春节民俗、生肖文化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都当作申遗的有力证据。从申请到审核,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
□高家千据12月13日大象新闻报道,近日,韩国以大豆为原料的制酱文化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酱在中国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国制酱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周礼》“酱用百有二十瓮”的记载。
参考资料:FAO:Traditional bamboo cultivation system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earns place on global agricultural heritage sites list。
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这份了不起的荣耀,属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而我们的邻居——韩国,目前拥有世界非遗22个,居第四!自2005年韩国申遗“江陵端午祭”始,走绳、木匠、泡菜、拔河、摔跤等项目相继申遗成功。
世界上国家多达200多个,虽说每一个国家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发展模式,但毕竟国家太多,这就会导致一些国家的文化相似,这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只不过由于一个国家频繁地对文化进行申遗,因此慢慢也就引起了矛盾的爆发。
近年来,韩国开展了一连串争夺中华文化的举措:向联合国申报“活字印刷术”是韩国发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明就里,竟同意了;抢注江陵端午祭为韩国文化遗产,也成功了;论证孔子是韩国人,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早被划入“韩国籍”;把中医说成是韩国发明的,连同《本草纲目》、人参、针灸一起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