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大公共汽车,真是一直陪伴了我的成长。记得有一条征程是这样的,出胡同西口步行到阜成门公交站座44路车到复兴门,上立交桥倒25路公交,坐到永定门,再换乘341路到丰台六营门,从六营门再步行30分钟到我家军队大院门口,进了大院再步行15分钟到家。
青岛市是山东省最早出现公共汽车的城市,德占时期就开始有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投入客运。自上世纪初始,随着青岛主要街道上各种交通工具的增多,随之而来的是这座城市的愈渐繁华。此时城市车辆大致可分为六类,即汽车、马车、货车、人力车、脚踏车与独轮小车。
在北京市档案馆里有一组公交车模型,看着是又亲切又怀念,有些早日退出历史舞台,有些仍行驶在路上,带着一份激动的心开始了北京公交的资料收集,发现有很多公交爱好者,他们不仅对各种车型如数家珍,还给这些公交车起了可爱的昵称。
解放初期,太原运输公司试办公共汽车。1951年9月1日,开通了一路公共汽车,结束了太原市没有公共汽车的历史。一路公共汽车由营盘开往西北钢铁厂,途经新开路、鼓楼街、活牛市等主要街道。线路全长10公里,设站13个。使用雪夫兰、道机、丰田等6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