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世界,又到新的关键节点。 就在7月,#仅退款动了谁的奶酪#登上热搜,至今阅读量已达1.3亿,有报道称,自仅退款成为电商平台标配以来,社交平台上流传着各种版本的买家“薅羊毛”教程和商家维权起诉教程,买卖双方激烈博弈,相关纠纷诉讼不断。
来源:新闻晨报 自2023年,随着主流电商平台纷纷在售后服务规则中增加“仅退款”的条款,这项服务也不断成为电商行业的服务标准。最新消息,淘宝宣布将从8月9日起陆续针对仅退款上线一系列调整。根据新规,优质商家不会被平台主动介入要求“仅退款”。
封面新闻记者 付文超12月27日,淘宝发布了关于变更《淘宝平台争议处理规则》的公示通知,其中对于买家发起符合相关情形的售后,做出快速退款或退货退款的规定,该通知从昨天开始正式生效,#淘宝将支持仅退款#相关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近日,淘宝发布了关于变更《淘宝平台争议处理规则》的公示通知,其中新增了淘宝基于平台自身大数据能力,通过结合多维度信息综合评估,对买家发起符合前述相关情形的售后,直接作出快速退货退款或退款支持。京东也修订了京东售后和交易纠纷处理政策,新增了用户仅退款的标准。
以“为商家减负”为重心的本届“双11”,平台边大促边上线新规。10月18日消息,南都记者了解到,淘宝近期陆续上线更多改善营商环境的策略,包括增加退货凭证覆盖、升级多款售后工具、关闭全额仅退款评价入口等,助力商家在天猫双11降本提效。
商品货不对板、延迟发货?遇到这些情形,消费者可以在更多电商平台发起“只退款不退货”的申请。近期,淘宝、京东相继修改售后服务规则,明确支持“仅退款”。此前,拼多多、抖音也已确定相关规则,让消费者享受更加顺畅的退款机制。“仅退款”规则怎么看?带来哪些影响?会成为电商平台的标配吗?
编辑导读:随着运费险、7天/30天无理由退换货的普及以及隔三差五大促的优化,电商的售后中退换货的比例高居不下,因此此类售后的场景也成为供应链链路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本文作者从常见售后类型出发,对退换货流程展开了梳理分析,与大家分享。
如何在进一步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更好地照顾商家利益?淘宝最近试着给出了一组新答案——淘宝官网日前发布消息:为保障买卖双方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帮助大家更好地解决商品交易过程中的纠纷,2023年12月26日起,变更平台争议处理的相关规则。
极目新闻记者 周丹近日,网传淘宝将推出无次数限制的退货包运费服务,引发网友热议。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一服务仅限88VIP用户才能享受,每单运费最高25元,次数无上限,目前正在灰测中。记者咨询淘宝客服了解到,目前该权益仅部分用户可以使用,后续会全量覆盖。
7月30日,淘宝发布公告称将对“仅退款”服务进行优化,将升级对已收到货仅退款的异常行为识别模型,拒绝有异常行为的仅退款诉求。此外,从8月9日起,淘宝将对优质店铺减少或取消售后干预,对于店铺综合体验分高于或等于4.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祝瑶随着电商领域竞争的白热化,“仅退款”作为一种引流留客的售后服务方式,却引发买卖双方的激烈博弈。在之前的媒体报道中,不合理“仅退款”,在一定程度上激化消费者和商家矛盾。8月9日,淘宝陆续针对仅退款上线一系列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