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是医学上的危急重症,我国每年新发病例达100万例,现有常规药物治疗与机械人工肝治疗效果欠佳,死亡率高达70%;肝脏移植虽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移植供体短缺的原因,我国每年仅有6000例左右的肝衰竭病人能接受肝移植手术,而且医疗花费较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介绍,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可阻断细胞因子风暴,提高新冠肺炎危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治愈率。2020年她带领医疗队去武汉参加抗疫。运用人工肝的这个血液净化的技术抢救病人,治愈了很多危重症的病人。
近日,国内首个以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的生物人工肝产业化基地项目——重庆仝干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仝干)生物人工肝产业化基地项目在位于巴南的重庆国际生物城落成投用,项目一期可年产生物人工肝12000人次。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新发肝衰竭病例超50万,急性肝衰竭病人的28天死亡率高达50%。早在2011年,惠利健就已经突破了“肝样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并且,相关研究成果先后在Nature、Cell Stem Cell、Cell Research等国际重量级期刊发表,同时获得2011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殊荣。
“医生给我治疗很及时很有针对性,不然效果也没有这么明显,我现在整个人精神很多了!”37岁的赵先生患有乙型肝炎多年,今年4月初从省外出差返回佛山,在酒店接受隔离时出现纳差乏力、恶心呕吐,但他一直强忍不适,待隔离结束后自行前往当地医院就医。
近日,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实施“人工肝支持系统”即“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半量血浆置换(LPE)”技术,成功逆转一名急性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重症患者病情,效果显著。什么是人工肝,它的由来什么呢?
在现代医疗领域,创新技术不断涌现,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康复希望,人工肝治疗技术便是其中的一种。近日,树兰(济南)医院肝病暨感染性疾病科利用人工肝治疗技术救治了多位患者,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肝病暨感染性疾病科是树兰(济南)医院的重点学科,是李兰娟院士工作站挂牌科室。
01 屠呦呦:人生经历:屠呦呦是中国著名女生物医学家,出生年份不详。她在生物医学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并成为世界生物医学界的杰出女性。她被尊称为"青蒿素之母",她的工作为无数疟疾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四科主任医师 邹怀宾本报记者 李珍玉“我真没有想到当年能治过来!更没想到身体康复得这么好!现在肝硬化完全没有了,我经常和老伴出去旅游,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感谢佑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