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早关于美的概念是美味,《说文》:“美,甘也,从羊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饮食与医学相联系在饮食过程中,人们发现何者有益何者有害,这就是最初的医学观念,在探索怎样吃于身体有益或有害中积累了医学知识,故中国古代有医食同源的理念。“医食同源”,即“药食同源”,即用中医理论知识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尚食》,站在明清这座“食文化”高峰的起点上,试图展现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时至今日,中国食客们早已习惯了“中华美食甲天下”的尊荣,街边商厦林林总总的小吃店,墙上往往喜欢挂一段上逾千年的传说——虽然食客大多也不会把这些动辄与乾隆、诸葛亮、秦始皇甚至是黄帝、女娲的故事当真,但换个视角将华夏五千年历史视为五千年美食史,似乎也不算太夸张。
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初看起来好像没有多大关系,但细说起来,关系还真挺密切。每篇的内容不过平常所记,顺手拈来,即兴而发,没有系统,也不求全,只是想以此唤起读者的兴趣,让读者对文字训诂学的浅显方法稍有了解,对古代文献这方面的记载略加关注。
民以食为天。现在,全国各地的秋收工作正进入关键时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保障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面对人多地少的现实,我国如何向荒地要良田?如何培育良种以确保种源安全?如何用良法来充分发挥良田、良种二者的效用?
【每日一典】民以食为天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语出汉班固《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楚汉争霸时,刘邦联合各地反项羽力量,据守荥阳、成皋。荥阳西北有座敖山,为秦时建立的粮仓,称为敖仓。这是当时关东最大的粮仓。
这条古训自产生以后,相沿至今,一直是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论,为绝大多数国人所接受。当然,天下富足也好,饥荒也好,帝王妃嫔们这一群人是照样食不厌精,吃得有滋有味的,但丰年毕竟吃得更加踏实,所谓“王者食所以有乐何?食天下之太平富积之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