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 尹倩芸从AI“上车”,到高阶智驾产品下放,中国汽车行业的智能化速度,比想象中更快。本月上旬,长安汽车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称从今年起将不再开发非智能化新产品。华为则在20日表示,已为L3级别智能驾驶的到来做好准备。
本报记者 尹丽梅 张硕 合肥报道汽车产业技术高地以及车企的战略竞争支点,正在向AI(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化快速迁移。过去的竞争力已经很难支撑车企下一步的发展,未来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以AI驱动的智能化发展上,通过AI去实现战略迁移,只有这样车企才能赢得未来。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特派记者 曹师韵2月13日至23日,印度尼西亚国际车展在雅加达举行。2月15日,《环球时报》记者来到车展举办地雅加达国际会议中心,展厅内人潮涌动,汇聚全球众多汽车厂商。其中,来自中国的车企五菱、比亚迪、奇瑞、哪吒、腾势等纷纷亮相,吸引众多目光。
本报记者 丁雅栀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 ● 黄 兴编者的话:汽车制造业长期以来被视为国家技术实力和制造能力的象征,近年来,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已然跃上国际竞争舞台。2025年,这场竞赛两大主要“角色”落在了中美两国。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2月21日电 (尹倩芸)从AI“上车”,到高阶智驾产品下放,中国汽车行业的智能化速度,比想象中更快。本月上旬,长安汽车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称从今年起将不再开发非智能化新产品。华为则在20日表示,已为L3级别智能驾驶的到来做好准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焦文娟 广州报道汽车智能化竞争按下加速键。自2018年中国车企在CES展会崭露头角后,每年的CES展会越来越成为汽车前沿技术发展的风向标。今年的CES展会上中国参展商数量创历史新高。中国车企积极登陆CES,美国传统汽车巨头几乎集体缺席。
经历了近年来新四化浪潮的洗礼,智能化发展看中国,已然成为行业共识。而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迅猛迭代和消费者接受程度的快速提升,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将先发优势转化为持久的竞争优势、产业优势,让汽车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更好地从中获益?
【环球网智驾 记者 王雨琪】一年一度“科技大会”全球消费电子展CES,除了黄仁勋开场演讲掀起了2025年CES的第一波高潮,今年的自动驾驶技术、芯片以及诸多汽车产品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从新概念车、自动驾驶卡车、下一代信息娱乐系统到引人注目的飞行汽车,汽车领域的新闻持续“霸榜”。
进入农历2025年,汽车行业新年开启智能化新动向:L2+智能辅助驾驶将成为2025车企的全面大作战时代;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024已多个月完成超过50%的渗透率,2025年将继续开启跨越“油电平分”的新节点;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已达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