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动自行车”,老百姓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目前人们主要出行方式之一就是“骑电动自行车”上下班、买菜、接送小孩等。可以说电动自行车带来的便利还是比较多的,但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潜在风险,比如车速过快导致交通安全等类似问题发生。
红星新闻 12月5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举行《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下称《规定》)新闻通气会,介绍将于今年12月30日正式施行的《规定》相关情况。在新规中,要求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超过15公里”“即时配送企业对一周内三次严重违法驾驶人派单管控”等。
日前,工信部公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值得注意的是,“新国标”继续沿用了2018年提出的电动自行车设计速度最高25km/h的规定。这个规定虽已实施五年多,但落地执行效果却打了折扣。
近日,央视曝光电动自行车解除限速乱象。一些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通常建议顾客“先上牌,后解速”,解除限速后,“你想骑多快就骑多快。”解限速几乎成了行业潜规则,限速25公里每小时的规定在不少地方形同虚设,一些店家甚至会主动向顾客询问是否需要解除限速设置。
为了加强电动车的管理,四个部门联合出台文件,要求从今年11月1日开始,不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不能够办理上牌,不能上路。新的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车速最高不能超过25公里,电机功率不能超过400瓦,必须要有脚蹬子。
25公里限速新规引争议:从"闭门造车"到"民生之声"——电动自行车何去何从?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一席话,在网上炸开了锅。电动自行车限速25公里的新规执行后,不少骑行者叫苦不迭,连普通自行车都跑得比电动车快,这让人情何以堪?网友们纷纷吐槽,说这规定就像是没骑过车的人定的规矩。
来源:人民网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据行业协会和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为3.5亿辆,且年均产量达到3500万辆。然而,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呈现增长趋势,其中由超速行驶引发的人员伤亡屡见不鲜。
如今,以超速为主要目的的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屡禁不止,种种因素导致了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的增长速度在城市交通方式中位居第一。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真正的“马路杀手”。因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呈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今天(1月13日)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后正式对外发布将为老百姓提供更安全、更实用的出行工具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