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正在逐渐改变浙江义乌商户做生意的方式,在义乌这个“世界超市”里,传统商贸行业从业者正在积极拥抱新一轮的AI技术变革,进行着一次贸易升级。上午,做竹木制品生意的傅妙玲已经在店里忙开了,最近,通过数字人视频找到她的客户有不少,每天都可以出10万元到30万元的订单。
“早上来了一个阿曼的客户,我通过AI生意助手聊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之后,客户给我下了订单。”5月20日晚的《新闻联播》中,来自义乌的阿里国际站商家“德洋机械”的外贸人员徐杨,详细介绍了自己使用AI外贸工具拿下海外大单的经验。
来源:新华社6月6日,傅江燕(前排左二)在上西班牙语课。新华社发新华社杭州6月14日电(记者程露、朱涵、段菁菁)早晨,“世界超市”义乌的国际商贸城,许多早起的女士聚拢在迷宫般的店铺前,不为购物,为的是学英语。
她只需要对着镜头说 “一二三四五”,录下有口型的视频,再配上 DeepSeek 生成的文案,AI 小程序就能在 10 分钟内自动生成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版本的推广视频,还能根据不同地区客户的偏好匹配相应的背景音乐。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22日电(记者 左宇坤)“在义乌经商,学英语是必须的!” 身为“世界超市”和“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一直被视作外贸市场的风向标。除了热闹的贸易往来,这里每早进行的英语早读也是一道风景。
如今,人工智能以极快的速度走进我们的生活,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商户们也紧跟浪潮,玩出了新花样——利用DeepSeek大模型,他们不仅成功将小商品推向国际市场,还“秒学”36种外语,成了“国际交流小能手”。做生意从“靠一张嘴两条腿”到使用AI大模型,义乌市场迎来怎样的全新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