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9月15日,在黄海大东沟海域中日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蒸汽铁甲舰大海战,亚洲两支最具影响力的海军在大东沟海域中,也暴露了相对应的问题,而其中以北洋水师军舰的问题最为集中,这也是导致这场海战北洋水师损失惨重,直接导致战争中后期“避战保船”的部署,最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再次被日本帝国主义给打断,中国再次陷入了半殖民地泥潭之中。
一直到了13时12分时,就在海战场上处于鏖战之际,由日本联合舰队旗舰“富士”的了望兵首先发现了远处正在向战场方向驶来的“飞鸿”级6舰,“一时十分,发现远处似有敌舰煤烟。一时十二分,于右舷舰首又发现敌舰六艘及二鱼雷艇”。
在第一游击队追击靖远舰、来远舰、经远舰的时候,松岛因大火暂时退避,剩下的千代田、严岛、桥立和扶桑四艘军舰火力全开,对阵北洋舰队仅剩的定远号和镇远号,当时火炮如暴风骤雨般在定远舰、镇远舰上或者附近爆炸,而且定远号镇远号炮弹出现匮乏所剩无几,二舰最高航速才14.5节根本无法逃跑,二舰只能距离八九百米,以8节航速互相依托,一边灭火自救,一边还能缓慢的带有节奏的发炮还击,定远舰、和镇远舰数度被日舰击中起火,但二舰仍然岿然不动,显示出二舰最后的倔强,一付奉陪到底的不屈气势。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血淋淋的屈辱史,两次鸦片战争中闭关锁国的清政府被西方世界用舰船利炮撬开了国门,一部分人开始了睁眼看世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持续了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小有成效,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和广东四支水师,其中以北洋水师实力最强,足以在亚洲海面上称雄。
这是日本明治维新后,需要扩大自己地盘,侵占我国临海目的。甲午威海海战以日本胜利,我国海军失败而结束,为什么会失败,当时清朝海军花巨资打造海军,号称世界排名第二,亚洲第一海军,怎么会被日军打败,具体因素有以下几点:
但战争爆发后,丰岛海战失利,大东沟海战失利,接着旅顺失陷、威海失陷,半年时间内,30年洋务运动积攒的最大军事成果——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签下的《马关条约》更令中国遭受空前的割地赔款,连英国、法国这些旁观者都大跌眼镜,未想到中国竟然意弱至此。
1888年12月17日,大清北洋水师正式成军,丁汝昌为水师提督。时隔130多年的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当年亚洲最大的海军什么样。北洋水师共有25艘舰船,官兵4000多人,包括2艘铁甲舰、7艘巡洋舰、十数艘蚊子炮船、鱼雷艇等,我们一艘一艘的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