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是每年一度的“中国血小板日”,但由于该病早期症状隐匿,不容易被患者发现。为唤起全社会对于血小板相关疾病的重视,近日,“第八届3·20中国血小板日公益活动”在广州举行,同时发布《2023中国血小板增多症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新京报讯(记者张秀兰)3月20日是中国血小板日。在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等联合发起的“第八届3·20中国血小板日公益活动”期间,《2023中国血小板增多症蓝皮书》发布。《蓝皮书》显示,超过2/3的患者没有进行规律复诊。
科技日报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5日获悉,《自然·免疫学》近日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肿瘤患者血液异常的重要研究成果。经过3年探索,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黄波团队联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辉团队以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毅团队,解开了肿瘤患者贫血和血小板增多的谜团。
7月7日上午,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成功开展一例治疗性血小板去除术。患者系72岁老年女性,于7月4日入院,经骨髓象及相关检查,确诊为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慢性克隆性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血小板的产生率可达正常的6倍以上。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0日讯 男子患上血液病,接受血小板分离术后不适症状明显缓解。分离期间,细心的护士发现他的脚踝上有一坏死创面,分离时提取了一部分血浆,让难治的创面愈合。“这次真给了我意料之外的‘惊喜’!同时完美解决了我的两个大难题!
3月20日是每年一度的“中国血小板日”。日前,今年血小板日公益活动在广州举行。与会专家积极探讨血小板相关疾病的规范诊疗,同时发布《2023中国血小板增多症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旨在唤起全社会对于血小板相关疾病的重视。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根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最新公示,默沙东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1类口服新药MK-3543(bomedemstat)启动3期临床研究。Bomedemstat是一款口服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LSD1)抑制剂,默沙东于2022年以约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