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在大学的最后一学期家里,学校和店铺三个地方都得顾,把自己累的跟“狗”一样,凤妞就“警告”过我:“你干嘛?你只是你,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了,地球缺了谁都一样地转,你要做的就是好好生活,别把自己搞得太累了……”
有没有发现,过了六十岁后,生活突然变得通透?年轻时总以为存款数字是底气,等真到了坐公交免费的年岁才明白,能一口气上五楼不扶栏杆,半夜不起夜,才是真本事。养儿防老早成了老黄历,现在年轻人自己还背着房贷养着娃,咱们这把老骨头能把自己收拾利索,就是给孩子减负。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别人的生活比自己精彩?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是生活的配角?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真相——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你可能会说:“别开玩笑了,我哪有那么重要?”但请听我慢慢道来,你会发现,你一直忽略了一个巨大的盲点。
每年年底,跨年演讲都像一场知识的狂欢。从吴晓波的经济趋势,到罗振宇的乐观主义,再到张萌的人生主线,这些内容刷屏的同时也总能引发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醍醐灌顶!这就是我2025年的指南针!”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跨年演讲”到底在讲什么?
早上开车听广播时听见说“黎明”的事迹,才发现他已经从我的记忆里消除了。在我年少时正是他们那代人大红大紫的时候,几乎人尽皆知。然时光荏苒,当初的一代天王也慢慢消失在记忆中。名人如此,何况我们普通人,才发现自己已不再是时代主角了。80后的你有同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