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七旬老人给自己打造了一副棺材,不仅被罚款54000元,棺材还被环保局没收。在辽宁,有一位 75 岁的王铁生老人,他的遭遇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王铁生早年是个手艺精湛的木匠,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自己的身后事有了深深的忧虑。
去厨房找早餐时,我随口跟大嫂抱怨说父亲最近两年越老是不是越胡思乱想了,没事干都能闲到给自己搞棺材了,嫂子说:这其实就是像习俗一样,我们这哪个老人在自己老那会都给自己准备好棺材,有些人十几二十年前就弄好了,挂楼顶上用到才拿出来。
四川有一个刘老汉,一生无儿无女,连个走得近的亲戚也没有。可就在他 72 岁这年,他独自去看病,竟被告知自己得了肺癌,已经到了晚期。他呆愣在原地,不知所措,因为以他现在的积蓄根本无力承担高昂的手术费。一番思索后,他决定放弃治疗,随后回到家中便开始为自己准备后事。
不过那时棺木在农村里随处可见,只要家里有60岁的老人,家里就会准备棺木了,民俗里讲60岁花甲年,不到六十不庆寿,到了60岁后人生就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尤其以前的老人,到了七十就是古稀之年了,所以,到了60岁,说不定哪天就走了,这个时候子孙为老人准备好棺木,是孝顺,而老人也会很高兴,因为在活着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自己棺木的用料足不足, 心里才踏实,所以,棺木的用料基本都是后辈花大价钱买到的大棵的古树木。
点赞、关注、接收新鲜有趣的历史故事!虽然每个人在生命的终点都将与死亡会面,但是大多数人在直面死亡的时候,多少内心会带有恐惧的情绪。当一个人开始向往死亡的时候,极有可能是因为现实给到了他重击,让其对世界没有任何留恋。
从1920年参加革命以后,刘少奇就很少回自己的故乡了,期间他只在1925年的五卅运动后返乡接母亲到长沙会面,此后直到1961年他才二度回乡。屈指一算,故乡一别竟然有四十余年了,这对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