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与教育,在上古的夏、商、周三代,历史所记载其学制,有“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的名称。但须知这三个学制的名称,并非如我们现代政府的教育官制,它只是代表聚集士子的教育中心而已,并兼有习射、养老的用途,没有像现在一样设立专办教育的经费,亦没有专管教育的学官。
南怀瑾首先谈“道教的立教过程”,中国上古文化一统于“道”,至春秋战国时儒、道渐次分家,各立门户,后来诸子百家兴起,神仙方士思想亦乘时兴起,而后道教思想进入孕育、成长、扩张、演变各时期,至二十世纪时,道教已衰落至极,期望未来的哲人能“形成一光芒四射的人类宗教”:二十世纪的现在,道教实已衰落之极,五百年而有王者兴,道教前途命运的兴衰,将视中国文化儒、释、道的三大主流是否真正合一,以及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情形而定。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都是“迷途知返”,只有当走到最恶劣的绝境,才深知悔改,明白当初的自己是多么可笑。而现实中的我们,不是齐天大圣,没有绝妙的神力来重新改命,所以自己的每一步,都需要做充分的思想准备,如果任由自己的天性,那就很容易走入不归路。
颜子一生毫无著述,却最受孔子欣赏和喜爱,并被后世帝王封为“先师”“亚圣”“复圣”等称号。只存在于别人著述里的颜回,几千年来,名字紧随孔子之后,作为“四科之首,百行之先”为后世所敬仰。颜子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当代人能从他那里得到怎样的精神遗产和心灵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