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仿生机器人领域的竞赛——2024年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总决赛,经过了两天的激烈比拼,今天揭晓比赛结果。在人形仿生机器人、多足仿生机器人、具身大模型、其他仿生机器人等四个赛道中,52支创新团队的56款机器人参与角逐。这些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在比赛中的表现如何?
今年26岁的林星是国铁南宁局南宁南车辆段南宁南检修车间台车班副工长,今年春运,他在工作中又迎来一位新伙伴——枕簧检测选配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几乎可以独立包办整个车间的枕簧检修工作,不仅做到检修零误差,检修效率还能提升3-5倍。
近期,人工智能(AI)+机器人赛道广受关注。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开发者大会上表示,构建人形机器人大模型,已经是AI领域中最激动人心的赛道之一。去年12月29日,在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商优必选的上市仪式上,公司CEO与其最新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一同敲响开市锣。
本报记者 刘钊 见习记者 刘晓一“繁忙的都市中,机器人自如地穿梭在人群当中。他们拥有跟人类相似的身躯,从事各种基础服务工作,俨然已代替了一部分人类劳动力。”电影《我,机器人》对2035年人类科技的畅想,已经开始照进现实。
央广网赣州9月25日消息(记者胡斐 见习记者郇康新)拥有1万多家具制造及配套企业、50万从业人员的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是国内最大的家具生产制造基地。然而,在无林木资源、无交通优势的情况下,产业工艺、效能难提高、家具备料运输成本高,曾一度成为制约当地家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
讲述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感受高质量发展铿锵脉动。他们当中,有深耕中子研究的归国科学家,有从事大国重器盾构机研究的副总工程师,有从事机器人自动化产业的企业创始人,有在低温产业打赢没有硝烟的战争的科学家,有来自船舶行业、汽车制造领域的青年工程师,也有来自基础教育、基层医疗、社区服务等领域的基层一线工作者,他们深情讲述广东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正奋力以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建设新跨越的时代风采。
在长江之滨,鄱阳湖之畔,有一片热土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这里就是九江市濂溪区。濂溪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坚持把“三大攻坚行动”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江西省委、九江市委工作要求的重要抓手,围绕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的目标要求,全力推进“六做”,在干事创业中敢闯敢试敢为、在落实蓝图中实干苦干快干、在自我革命中锤炼过硬作风,助力九江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刘军、朱曦薇 全媒体记者欧阳兴报道:近年来,九江市统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全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打响“工业互联网、数智新九江”品牌。2023年在全省产业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估排名位列第一,高质高效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杨文超、肖立宇报道:9月25日上午,“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网络主题调研活动采访团走进位于芦溪县的大莲电瓷(江西)有限公司,探访国内电瓷生产行业的智能化发展现状,了解大莲电瓷在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方面取得的成就。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况勇强 全媒体记者杨文超、肖立宇报道:在上高县江西李子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正有序运转,几个工作人员通过数字化平台操控,灌装、杀菌、套标、出货等全部一体化全自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