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会议上,杨振宁用了十个字来概括他们之间的情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这两句诗最初是邓稼先写给杨振宁的,如今已经过去了五十年,但杨振宁感慨地说:“我觉得今天五十年以后,我可以跟邓稼先说: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五十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一起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从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消息传回国内,周总理当即决定派出中国科学家代表团到瑞典参加颁奖仪式。中国科学家代表团成员为杨振宁的恩师张文裕,和他的夫人王承书两个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这张照片摄于1949年的美国。只见画面中的女生,穿着一身红色大衣,长相气质都透露出大家闺秀的优雅端庄。她正是抗日名将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这一年,也是她人生最为戏剧化的一年。
1971年,杨振宁阔别故土26年后,首次回国探亲,引起很大轰动,同时他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国民党中将杜聿明的女婿。这次回国,杨振宁特地见了岳父杜聿明、岳母曹秀清,与他们留下合影,一介科学大拿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出生于1922年10月1日,今年正好102岁。趁着假期,他举办了自己的一百零二岁寿宴,国内外知名人士纷纷赶来参加,视频里的他,拄着拐杖,自己行走,在酒店的大门口还和客人亲热寒暄。102岁了还能有这样的精神头,不得不说杨振宁就是活着的传奇。
1971年7月,杨振宁阔别祖国26年后,终于回到北京。此次回国,他怀着探亲访友的心情,而与岳父杜聿明见面,是他最为重视的事这张照片摄于杜聿明家门口,记录下了珍贵的相聚瞬间。照片里,杜聿明右手夹着烟,脸上挂着微笑,第一次见到女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从前,车马慢,书信远,写信、寄信、等信、读信,人们用十天半个月来完成一个回合的思念。如今,书信早已不再是通讯首选,而是成为了见证历史的温暖印记。展开一张张泛黄的信纸,凝视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思念有了形状,情怀得以沉淀。
95岁杨振宁改回中国国籍,成为中科院院士,网友的态度出现了两级分化,有人说,现在祖国强大了,回来沾光;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说,他为祖国做的贡献,远远超过他的回报,95岁高龄回归也需要莫大的勇气,祖国才是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