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一份来自中国多所顶尖高校与智库的专家学者联合撰写的聚焦中欧关系的权威报告将举行发布会。届时还将举行“中国欧洲研究智库网络”成立仪式。这份研究报告由来自中国多所顶尖高校与智库的专家学者联合撰写。
这个观点如果是我说出来的,估计会被很多人骂,尤其是那些骨子里已把“欧洲是世界中心论”深植于骨子里的黄皮白心。在谈及中欧电动汽车产业的摩擦时,桥水基金创始人称,欧洲不仅在电动汽车产业领域已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而且在几乎所有领域都已呈现出全面落后的趋势。关于这个观点,我表示部分认同。
“中欧关系的正确定位应当是伙伴,主流基调应当是合作,关键价值应当是自主,发展前景应当是共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回答记者关于中欧关系的提问时,鲜明提出当前中欧关系的正确定位和主流基调,呼吁中欧共同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开放发展的倡导者、文明对话的推动者。
主要观点是,由于进入21世纪之后,欧盟的经济增长一直在放缓,生产率一直在下降,欧盟已经来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节点,如果不能在新技术、气候转型方面成为世界舞台的主要参与者,欧洲将面临生存挑战,它将失去存在的理由。
地理上中欧大体是阿尔卑斯山脉以北、波罗的海以南的区域,中欧八个国家是:德国、波兰、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德国无论经济还是人口数量,都独霸中欧。二战后,德国领土面积从46.88万平方千米缩水到35.
导读俄乌冲突的延宕导致大国力量对比失衡,欧亚地区秩序分化,阵营对抗加剧,国际安全面临新挑战。在俄乌冲突、能源危机、美国产业补贴等多重因素打击下,欧盟面临安全形势恶化、能源供应紧缺、资本产业外流等综合治理难题,致使其整体实力相对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