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乙肝患者都有类似的疑问,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因比较方便,且副作用小,乙肝患者接受度比较高,但乙肝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些患者可能只需要吃两三年就停药了,有些患者吃了五六年还不能停,那到底什么时候能停药呢?
最近门诊接连遇到几个病人,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符合抗病毒指征而坚持不服抗HBV药物,其中一个还有明确的乙肝肝硬化家族史,肝功能反复异常,肝脏硬度值在11.7kpa。他们共同的一句话就是:医生说了,得吃一辈子!所以我不吃!
乙肝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疾病之一,好在随着疫苗的普及,我国现存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这个数字非常可怕,也就是说在中国成年人中,几乎每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虽然国家在乙肝的治疗和宣教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很多老百姓对乙肝还是了解的很少,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相关知识。
/ 爱 / 肝 / 微 / 视 /本期特邀专家 陈源文为大家讲解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疗效监测和停药问题#7.28世界肝炎日特辑#目录1、乙肝治疗过程中如何定期监测治疗(效果及安全性?2、乙肝患者什么情况下可以停药?
张女士每年都会带着自己的父亲去医院体检了,今年也不例外。以往每次体检结果都很好,只是显示有轻度高血压,但她的父亲很注重养生,经常锻炼,每天至少要晨跑一小时,食物也比较清淡健康,还会自己学着按摩穴位,因此,他的高血压没有吃药也一直控制得很好。
长期以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被认为是一旦吃药,便终身吃药,这是很多人的固有观念。亚太地区是乙肝的重点流行区域,考虑到庞大的慢乙肝人群基数及乙肝患者迫切的停药需求,亚太指南在停药标准方面比欧美指南放得更宽,但无论如何,医疗安全始终是放在第一位,不仅要实现停药,还要实现安全停药。
张女士,今年35岁,在过去的三年里,她一直在与乙肝病魔抗争,通过抗病毒治疗来维护自己的健康。起初,她非常听从医生的建议,每天定时服用恩替卡韦这种抗病毒药物,并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定期的检查。经过两年的治疗,张女士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地改善,乙肝的症状几乎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