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是山西省晋中市外贸产品的主产区之一,在这里,人工吹制的玻璃器皿占全球产量的26%。随着欧美地区假日购物季的临近,这里的产业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赶制订单。祁县的玻璃器皿年产能约30万吨,其中出口占比70%左右,远销以欧美市场为主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对外贸易额突破17亿元。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4月1日讯(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林开宇)受益建筑、汽车、光伏等行业拉动,福建省玻璃出口迎来“开门红”。据厦门海关统计,今年1-2月,福建省玻璃及其制品出口12.69亿元,同比增长23.45%。
东南网4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林开宇)受益于建筑、汽车、光伏等行业拉动,福建省玻璃出口迎来“开门红”。据厦门海关统计,今年1—2月,全省玻璃及其制品出口12.69亿元,同比增长23.45%。
新华社太原5月23日电(记者李紫薇 唐诗凝)“玻璃一开始是舶来品,到祁县后,在代代工匠的努力下,变成了当地重要产业、工人的糊口活、展示中国文化的‘小窗口’。”在位于山西省祁县的红海玻璃文化艺术园展厅里,祁县玻璃器皿(玻璃烧制技艺)工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李健生对记者说。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山西省祁县是中国玻璃器皿主产地之一,年产能约30万吨,其中出口占比70%左右。随着欧美地区假日购物季临近,祁县玻璃器皿生产企业抓紧时间赶订单。在祁县的一间玻璃器皿生产车间,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