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 1 月,我国首次 颁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 6 月 1 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禁 止企业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 0.025 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且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
可降解塑料的使用路径和降解条件非常多元复杂,其实际降解情况往往不可控文|《财经》记者 徐沛宇编辑|马克塑料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和快捷,但由于难以降解,塑料也给地球造成了污染和危害。丢弃在自然环境里的塑料瓶经过450年才能降解为二氧化碳、水以及其他矿物质。
到今年年底,多种塑料制品将要告别我们的生活,迎来它们的“大限”。继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后,近期,北京、山东、浙江等多地出台了升级版的“限塑令”,变成了“禁塑令”。“禁塑”后可以替代塑料的材料迅速站上风口,尤其是为“全生物可降解塑料”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了抢夺这片“蓝海”,很多科研机构和企业早就开始摩拳擦掌,宁波上市公司也不例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提升,快捷、便利、高品质的生活方式需求,导致地球资源严重开发,全球气候变暖和石油资源枯竭等环境和能源问题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利用石油等资源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制品,在提供便捷生活的同时,在生产、消费、废弃的过程中造成的白色污染和微塑料颗粒污染
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日前,从山城区传来好消息——该区与河南生物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就千吨高分子量聚乳酸项目正式签约,项目将落户牟山园区。何为聚乳酸?高分子量聚乳酸“高”在何处?落户山城区的该项目将为我市正在重点发展的“三聚”产业注入怎样的动能?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林婧 见习记者 何冬健 俞碧寅可降解塑料袋。2021年,号称我国史上最严的“限塑令”正式生效。走进各大商场,曾经可以付费购买的塑料袋消失了踪影,环保袋取而代之,成为人手一只的畅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