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第一次知道“朝花夕拾”这个词语还是在我初中的时候,那时候暑假放假老师要求必须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于是父母陪着我去了书店,望着方砖一样厚重的«鲁迅全集»,天书一般的«呐喊»、«彷徨»,我最终选择了那本薄薄的、包装精美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为什么是《朝花夕拾》想和大家一起品读的第一本书:鲁迅的《朝花夕拾》。他,于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对,重点是“第一篇”,这个“战斗性”的人物,第一次就是一记惊雷,砸醒了无数的青年学子,唤醒了无数沉睡在过去的封建主义的人们,甚至唤醒了现在无数人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我,也是其中之一。
整理人:徐老师经典解读《朝花夕拾》【徐老师教你读《朝花夕拾》】1.整体阅读《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鸣蝉在树叶上长吟,黄蜂伏在菜花上喘息;叫天子会高歌,油蛉能低唱;“怪哉”遇酒则化,赤练蛇在夜晚要变成美女……中学语文课本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一幕幕关于童年的生动回忆跃然纸上。写作这篇散文时,鲁迅已经45岁,早已不是那个爱幻想、常调皮捣蛋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