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孤烟1938年4月,根据延安发展平原游击战的指示,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徐向前率“路东纵队”来到冀南。放眼一望无际的平原,干部战士们一脸的茫然——这样的地形只能是有利于敌人的机动,我们的两条腿再能跑也跑不过敌人的汽车轮子啊!
山地游击战:游击战与山地结合,就可以发挥最大的优势,打游击战必须以有利地形为前提,而山地真是展开游击战最为优越的地方,咋抗日战争中,毛主席强调:山地是游击战不可替代的良好基地,山地建立根据地之有利是人人明白的,已经建立的根据地是抗日游击战争最能长期支持的场所,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我们必须到一切处于敌后的山岳地带去发展游击战争,并不断建立根据地。
要依靠根据地与敌周旋,因为根据地是我们自己的地盘,又是敌人力量最弱的地方,我们常在这里活动,对于地形地貌了如指掌,有利的条件在我们这边,如果离开根据地就失去了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面对强大的敌人时,就很难与之周旋。
A城能派出的援兵再多,那也只能是原先AB两城总兵力的N分之一,只要援兵一出城,就成功分化了敌人,实现了敌我兵力大小的的转化,况且若A城和B城之间若是空间广阔、地形复杂,游击队还能实现战场设置自由,攻击时间选择自由,想在山上打就在山上打,想在河边打就在河边打,想白天攻击就白天攻击,想夜间伏击就夜间伏击,如此一来,游击队就能集中己方力量,由弱变强,以不少于敌方三四倍的兵力或火力消灭分散的敌人,从而成功实现战役战术的目标。
先看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总结的:“你来我飞,你去我归,人多则跑,人少则搞。”1929年12月,徐向前与曹学楷等共同研究、起草了《军事问题决议案》,将红军的游击战争经验概括为七条原则:一、集中作战,分散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