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毛旭 、黄浩)6月29日至30日,博州人民医院成功举办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提升儿科人员综合能力建设学习班》暨第四届鄂-博儿科论坛,武汉同济医院刘铜林、陈瑜、陈锦秀、余慧英等4位知名儿科专家为学员授课,博州各医疗机构260名医护人员参加此次培训。
日前,我国儿科首例B型血友病患者基因治疗在同济儿童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顺利实施。7月27日,接受治疗一周后,武汉少年小夏(化名)前来复诊,情况良好。据悉,小夏是国内儿科首个接受基因治疗的青少年患者,之前此治疗方法主要运用于成人患者。
极目新闻通讯员 谢雪娇“孩子鼻塞近一年,晚上磨牙磨得很厉害”“孩子便秘两三个月了,不用开塞露就不拉”“咳嗽两个多月了,总不见好”⋯⋯12月24日,同济儿童医院中医儿科开诊,面对这些让家长们忧心的儿童健康问题,坐诊专家、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姜淑君通过望闻问切,为每个孩子制
灵蛇送福童梦启航1月14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社工部携手儿科在“阳光小屋”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灵蛇送福,童梦启航”的新年联欢会,匈牙利驻上海总领事馆代总领事Zsofia Szoko(朱颖)、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慈善之心”基金会秘书长秦志刚、中国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总队顾问
武汉晚报11月15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田娟)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小儿外科冯杰雄教授和朱天琦副教授团队在美国小儿外科协会官方期刊《小儿外科杂志》发表最新研究,为儿童先天性肺畸形的治疗带来了突破。
新冠病毒感染后,部分患儿存在呼吸功能、躯体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等方面的问题。由于儿童免疫功能适应能力相对差,易出现咳嗽咳痰、疲乏无力、多汗、胃口差、便秘、睡眠差、焦虑等症状,特别是存在基础疾病的低龄儿童,尤其值得关注。
通讯员:李诗然武汉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潘友民教授每周五上午,将在泰康同济(武汉)医院门诊4楼同济专家门诊坐诊,并进行查房和手术;儿童血液与肿瘤科刘爱国教授每周三下午,将在泰康同济B栋1楼儿科门诊坐诊,并进行查房。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湖北日报讯(记者龙华、通讯员邓国欢、实习生束焱)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近日,同济儿童医院为小患者及其家长们推出了一项创新服务——“儿童有声图书馆”。这个位于候诊大厅的图书馆,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让小患者和家长们能够轻松地享受听书的乐趣。“太好笑了,我都笑得停不下来了。
6月6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社会工作部联合普陀区甘泉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上海市普陀区甘泉路街道团工委一起,组织同济医院儿科、骨科脊柱外科、眼科前往普陀区沪太新村第一小学为400多名同学开展“同心童益”进校体检活动,为小朋友们健康成长发育提供指南。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特约通讯员 白菲斐通讯员 姚敏4月16日上午,湖北襄阳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门诊医技楼医疗街内大咖云集,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15名专家在这里现场坐诊,让襄阳市民在家门口看上了“大咖级”专家号。
极目新闻记者 赵雪纯通讯员 田娟在极目新闻的全程帮助下,云南一对早产双胞胎的大宝从曲靖到武汉求医,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专家的第一阶段治疗后康复良好。12月25日,宝宝顺利出院。“回家后按照余医生的指导把大双养壮点,争取早点再来武汉开始下一阶段的治疗。
长江日报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田娟“今天我们可以回家啦。”6月11日,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小儿外科病房里,34岁的曾女士轻声安抚着宝宝。她写下感谢信,向参与救治的产科、小儿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及手术室护理团队等多学科团队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9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邓国欢)一家两代3人先后出现血尿、肾功能异常,经过基因检测,确诊为家族性罕见病——法布雷病。2月29日是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我国将罕见病定义为新生儿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者数少于14万的疾病。
极目新闻记者 赵雪纯通讯员 田娟“孩子现在呼吸均匀,特别争气。”4月18日,已经出院回家的吴女士(化名)欣喜地向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小儿外科吴晓娟副教授表示。吴女士在怀孕23周时发现腹中胎儿患有先天性膈疝,面临出生后呼吸障碍甚至死亡的风险。
针对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形势,近期各地医院儿科“应开尽开”,优化诊疗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从统筹院内资源、全力扩增诊室和床位,到延长接诊时间、医护人员连轴转“不下火线”,再到及时分诊分流、缩短患者等候时间,记者在多地看到,医院切实保障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需求,为孩子们带来更多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