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烟盒的盖子撕下折成卡片,放在地上用手拍打,成功将卡片拍翻转,就能赢得这张卡片,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男孩子热衷的游戏。而孩子们为了收集烟牌去翻垃圾桶,到大排档捡烟盒,或直接问陌生人要烟盒,烟牌甚至还能进行流通交易。
视频中,小朋友们兴致勃勃谈论的是一种叫“烟卡”的游戏。记者在多地采访中发现,当下,这些从卷烟盒上剪下一部分,折叠制作成卡牌的所谓“玩具”,正在不少青少年群体中流行。学生家长 李女士:见到谁都会要“烟卡”,就是太迷这种东西了,就是自己已经沉迷于这种“烟卡”了。
记者 李其峰“我要一包和天下。”“给我一包黄鹤楼的。”4月9日傍晚,临沂某小学外文具商店,一群低年级学生熟练地向商店老板说着各类香烟品牌。他们所购买的并非真正的香烟,而是最近流行于他们校园内的“烟卡”。
来源:大庆晚报 “我儿子11岁,最近迷上玩‘烟卡’,不光捡他爸抽过的烟盒,还拿钱偷摸去超市买烟。邻居家孩子,为玩‘烟卡’,去翻垃圾箱……”对此,市民王女士表示担忧。 1.市民:孩子拿钱偷买烟8月13日,王女士找到记者说,为锻炼孩子,家里缺啥少啥,就让孩子去超市买。
我的印象是:大中华全无敌,工农兵半无敌,老牌三亿,小外国两亿,红蓝牡丹、群英一类150万, 大前门、恒大、光荣、墨菊一类30万, 战斗、大生产、红灯、永红、葡萄、飞马、金钟、绿叶、海河一类15-20万。
“至少2000张!”在广州,一位市民无奈地向记者展示孩子购买的卡牌。他表示,起初只了解到孩子自己用压岁钱、零花钱买卡片,没太当回事,不久前发现买了这么多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广州一位市民家中,孩子购买的卡牌铺满卧室(10月24日摄)。
视频中,小朋友们兴致勃勃谈论的是一种叫“烟卡”的游戏。记者在多地采访中发现,当下,这些从卷烟盒上剪下一部分,折叠制作成卡牌的所谓“玩具”,正在不少青少年群体中流行。学生家长 李女士:见到谁都会要“烟卡”,就是太迷这种东西了,就是自己已经沉迷于这种“烟卡”了。
烟卡、小马宝莉卡、叶罗丽卡等卡牌受孩子追捧甚至成为社交“硬通货”——孩子集卡成风,“瘾”忧何解?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振亚 田燕烟卡、小马宝莉卡、叶罗丽卡……最近一段时间,记者在省内多所小学周边采访时发现,多种卡牌正在孩子们中间流行。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刘彦松报道:现在,一种以废弃烟盒制作的“烟卡”在小学生中掀起了一股热潮,他们争相收集这些烟卡,并以此进行各种游戏。在南昌,小学生群体玩“烟卡”是否盛行?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商家嗅到了商机,开始在线下和网店回收、制作甚至印刷这种烟卡。
提示信息暑假来临,记者走访多家小区发现,不少小学生三五成群,趴在地上,围着一张张用烟盒制成的卡片,玩得不亦乐乎。这就是近期在小学生中颇为风靡的“烟卡”游戏。其实“烟卡”的玩法并不陌生,类似的游戏如拍“洋画儿”、拍“画卡”都是许多“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然 实习生 戴悦悦 丁书堇烟卡——通过折叠香烟盒的盖子,制作成长方形的卡片。近日,这一类“特别”卡片在小学生间流行起来,小孩子们趴在地上,双手拍击烟卡,谁能把对方的“烟卡”拍翻面,谁就能赢得对方的“烟卡”。
4名儿童进入高速公路玩耍,只为捡烟盒;一名小学生在小区翻垃圾桶,为的是搜集更多的烟盒;一名青少年因陌生人拿着烟盒便紧紧跟随……近年来,一种名为“烟卡”的玩具悄然兴起,中小学校园内外,皆可见青少年沉浸于“烟卡”游戏的身影,部分青少年沉迷其中“集卡”成瘾。什么是“烟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