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2008年,曾经轰动一时的三鹿奶粉,在一夜间沦为过街老鼠。“20年的专业品质,2000万妈妈的营养选择,三鹿婴幼儿奶粉,更多三鹿,更多营养”这是2006年三鹿投放的宣传广告,当年的广告词在如今看来着实有些讽刺。
婴儿得“肾结石”?2008年甘肃一家医院的医生张伟发现,十几个婴儿突然得了肾结石,尿尿疼得哇哇哭。一查,全喝过三鹿奶粉。他跑遍媒体求曝光,没人敢接这烫手山芋三鹿是乳业龙头,刚拿了国家科技进步奖,谁敢惹?直到上海记者简光洲拎着包冲进甘肃医院,掀开了盖子。不写?那些孩子咋办!
2008年9月11日凌晨四点,上海《东方早报》编辑部灯火通明。简光洲在稿件末尾重重敲下“三鹿”二字,手指悬在回车键上颤抖了整整三分钟——这个动作将撕开中国乳业史上最黑暗的帷幕,也将彻底改变30万家庭的命运。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k'k'k'当今社会,假话、套话大行其道,真话成为了一件稀世珍宝。深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说真话不仅仅需要勇气,而且还要承担可能会发生的严重后果。
前言2008年,三鹿集团为追名逐利,竟在婴幼儿奶粉中掺杂化工原料,导致27万家庭无辜受难的消息被曝光。其实在真相曝光前,那些因孩子患病向厂家寄去投诉信的家庭已有不少,但全部石沉大海,无人在意。直到一位“英雄记者”简光洲的出现,才将三鹿奶粉的黑幕公之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