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外国妹子喜欢在镜子上倒腾各式各样的涂鸦,起初她只是用口红在镜子上给室友留言,慢慢的就开始在镜子上进行创作,以至于现在沉迷于这种形式的绘画根本停不下来,绘画材料也不仅限于口红了!她将这些画与自己完美融合,有趣又生动,还获得了极高的人气。小伙伴们快来围观看看吧!
央视网消息:近日,北京,“90后”自由艺术创作者“方面面”在故宫展示超高绘画技术。他以镜子作为画板,画完后镜子完美融入故宫的景色中,上演“画板消失术”。“方面面”是吉林人,他从小就热爱绘画,专业学习绘画也有十多年了。他在户外尝试作画是从2022年底才开始的,用的就是普通油画颜料。
来源:【云南日报】近日,北京。男子在镜子上作画,与圆明园遗迹完美契合,令人惊艳。该男子称,他之前也创作过类似的作品,这次来北京,就想画一些名胜古迹。他画圆明园是想表达多一层的意义:以史为鉴,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创作过程约1小时。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师悦坐在小凳上,架上手机支架和镜子,90后小伙儿方面面(网名)拿出红、黄、蓝、黑、白五色颜料,在调色盘上轻轻点蘸,再用画笔在镜子上细细勾勒出轮廓和线条,镜面慢慢被画笔下的大水法遗迹覆盖。
3月27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副教授夏理斌打开电脑,“走”进了他的云课堂。在网络会议室里,来自油画系第一工作室本科二年级、三年级的15位同学端坐在各自家中的书桌前,准备远程上《自画像写生》课程。
来自挪威的26岁艺术家Helene Meldahl特别喜欢对着浴室里的镜子玩自拍,有一天,她忍不住用记号笔在自己头像旁边画了点东西,但没想到的是这些充满创意、随心所欲的涂鸦自拍照在Instagram上大受欢迎。话不多说,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年轻艺术家的自拍新玩法吧。
这不是大头贴也不是后期PS图,真的是自拍照。挪威26岁艺术家Helene Meldahl在浴室对着镜子自拍的时候,忍不住在自己头像旁边画了点东西,而这些充满创意的自拍方式和随心所欲的涂鸦让她在Instagram上赢得了五万粉丝。
很多儿时的物件 已经慢慢的离开了我们的视线,就如儿时的那些老镜子。那简单的用铁皮和铁丝串成的镜子,现如今也都带上了岁月的锈迹。 然而在中国就有这么一位艺术家,游敏,他仔细的将这些老镜子收集起来,并且用艺术家的表现力,用他的艺术创作将这些老镜子赋予于艺术的符号。
艺术家们表现的裸体女性时常在照镜子,特别是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中,比如,17世纪西班牙绘画大师委拉斯开兹笔下的那幅油画《镜前的维纳斯》,暂且先不说这幅画画风如何,就凭画中出现的那块镜子,就让人惊讶,一块镜子就说明了主人的身份地位,可见画家委拉斯开兹是为一个“大户“人家有钱人画画,而且画中的镜子不是画家想象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来源:【首都儿科研究所】艺术点亮病房,陪伴温暖童心。近日,首都儿科研究所社会工作部联合北京新艺动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在风湿免疫科开展《镜子的我》主题艺术陪伴活动,正式开启新一轮“童伴艺苑”病房艺术陪伴项目。
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对镜子的医用价值颇有见解,他在《本草纲目》中告诉我们,“古镜又名鉴、照子”。不过,古代没有玻璃,这里指铜镜。“主治:惊痫邪气,小儿诸恶,辟一切邪魅,女人鬼交,及治暴心痛,百虫入耳鼻中将镜就敲之,即出……”显然,镜子可以辟邪。
作者:凌利中 郭亮西方绘画之“理性”与中国画之“感性”构成世界绘画史的一体两面。这样两种特质可以“乘物”与“游心”概之。所谓“乘物”,意指以科学家的思考方式介入绘画的西方绘画,崇尚绘画性。所谓“游心”,意指以诗人的思考方式介入绘画观念的中国画,崇尚文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