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解释一下这两个词的概念和出处:“摸鱼”:指的是上班时间偷玩、偷懒、不正经工作的行为,摸鱼是指在水中捉鱼,也指浑水摸鱼,意思是乘混乱时私自捞取利益,现在也指偷懒、不好好干活的行为,或在集体活动中出工不出力的行为。
记者 | 周姝祺编辑 | “摸鱼”又叫划水,通常指上班间隙不务正业、偷懒的行为。在过去,“摸鱼”是需要提心吊胆的高危动作,如今,见缝插针地聊天、刷微博、线上购物等让自己在工作之余放松的“摸鱼”行为已渗透职场人的日常。
工作间隙发发呆、聊聊天,或者起身走走,这种现象在职场中越来越普遍,甚至有了专门的名字,成为一个流行词↓《柯林斯词典》编撰机构发布的2022年度词汇中,“quiet quitting”(直译为“静默离职”“精神离职”)榜上有名,意思就是我们所说的职场摸鱼。
张丰清华大学有一位特别有才的同学,模仿老师的口吻,在学校的在线学习平台开了一门课程叫《摸鱼学导论》,有1300多名同学选修,也惊动了清华的老师们。当然,这个《摸鱼学导论》,并不是教人如何在课堂上开小差,或者去“混”文凭,而是一个交流平台,让参与者更积极地面对学习生活。
现如今我们在大街上经常会看到一些按摩店啊,无论是一些名不经传的小店,还是富丽堂皇的专业店,我们经常会在按摩的价目表上,看到一个英文写的项目——SPA,这个SPA是个什么东东啊,基本每个按摩店都有这么一个项目,它代表的含义是什么呢?
摸鱼,这个看似贬义的词汇,却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心照不宣。上班摸鱼,上课摸鱼,连在家里也会摸鱼。那么,摸鱼真的让我们更快乐吗?本文将带你探讨这个看似矛盾却又真实存在的现象。首先,我们得承认,摸鱼确实能带来一种特殊的快乐。这种快乐来源于一种心理现象,即“放松效应”。
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语言文明教育,强化对互联网等各类新媒体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和管理,坚决遏阻庸俗暴戾网络语言传播,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