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中国的皇帝,他的成就是很多帝皇无法比拟的。可是到了后期,秦始皇为了升仙梦和长生不老,苛政虐民导致皇朝根基被动摇,后来在东巡途中驾崩,虽说秦始皇虐政,但他也留下来非常多的历史文化瑰宝,比如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和兵马俑等,万里长城和兵马俑都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他的陵墓却无人敢动,这是咋回事?
这个说法在近代尚未探明真相之前是存在很大的争议,有的人认为并没有水银,纯粹是危言耸听,有的人认为有但不多,只是作为防御手段为了防止盗墓贼入侵,有的则认为史书记载没错,毕竟很多史料相互印证,更何况秦始皇贵为一国之君,弄到大量的水银也不是多难的事情。
秦始皇所建立的大秦王朝是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上的一大进步,作为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的建立意味着我国跨过了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迈进,他之所以将自己命名为“始皇帝”,是想要统治千秋万世,这也反映了对死亡的基本认知。
秦始皇陵高大的封土在骊山脚下已经矗立了两千多年,对于封土之下神秘而幽深的地宫,人们一直有种种猜想和传说,其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特别引起人们的兴趣。那么,秦陵地宫里到底有没有水银,如果有的话,巨大的用量又是从何而来?
秦始皇为了死后身体可以不腐,就在陵墓中浇灌了大量的水银,一来可以制造出一种恢弘的景观,二来水银的存在可以让ShiTi长久不腐,第三就是为了防止陵墓被盗,史记中也记载秦始皇陵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也证实了这种说法。
1996年,中德两国的考古学家组成团队,对秦皇陵做核磁扫描勘测,结果发现了许多未曾披露的秘密。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总面积约 56.25 平方千米,是在继承先人陵墓的基础上,又结合秦国都城布局,建造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帝王陵墓。
中国地质调查研究院通过物探证明,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而且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这正好与中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据《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后,曾以三十万人盗掘秦陵。